字词 | 鞍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鞍山地名。在辽宁省中部、哈大铁路线上。在鞍山市区的南部有两座状似马鞍形的山,故而得名。战国时为燕国辽东郡襄平属地。秦汉时已有城镇雏型。西汉武帝时开始有采矿和冶铁业。曾于此地设“铁场千户所”和征收铁税的“铁官”。唐代以后,此地的冶铁业较为兴盛。辽于此设置铁榷,专门从事采冶业。元置辽阳金银铁冶提举司,后归中政院掌管。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设置鞍山驿堡,为辽阳南行到旅顺驿道上的第二站。清为奉天辽阳府地。清廷以辽东为发祥地,唯恐“泄地气,走风水”而禁止开矿。清中叶驰禁,民间采冶业重又兴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帝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将此地划为附属地。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俄战争后,日本攫取鞍山一带采矿权。1917年设立“鞍山制铁所”。1933年改为 “昭和制钢所”。1937年设立鞍山市。1945年日本投降,鞍山市归还中国。1949年初开始大规模的恢复与建设。今为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建有采矿、选矿、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机械、建材、化工、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城东20公里处有著名的千山风景区。这里重峦迭嶂,古树参天,风景秀丽。建有许多名寺古刹、高塔仙洞,其中龙泉寺、无量观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南汤岗子车站附近有全国闻名的汤岗子温泉,建有温泉疗养院。 鞍山 鞍山Anshan我国目前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辽宁省省辖市。在辽宁省中部,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沿线,铁大输油管道贯穿境内。全市辖铁东、铁西、立山、旧堡4个区和台安县、海城市。土地总面积4 77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4平方公里。1988年底市区非农业人口117.28万。共有32个民族。1937年设市。鞍山是伴随着周围铁矿的开采冶炼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历史较久,早在西汉时即出现有土法炼铁。1916年开始建钢铁厂。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鞍山地区11个矿区相继变成了日本重点开采掠夺的对象。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最高年产量(1943)也只有:钢84.3万吨,铁130万吨,钢材49.5万吨。以后又经战争破坏,至1949年,鞍钢几乎变成一片废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经过40多年改造和扩建,鞍钢已由破烂不堪的老企业变成一个包括矿山、选矿、炼焦、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等40多个厂矿在内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被人们誉为“钢都”。现在鞍钢年产铁981万吨,钢968.6万吨,钢材70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1/3,分别比50年代初增加了68倍、81倍和77倍。50年代初,鞍钢只能炼48个钢种,机制33个规格的钢材。现在能冶炼819个规格的钢种,轧制627个钢材品种,总规格达2万多个。40年来上交利税近400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鞍钢基建总投资的7倍。除钢铁外,鞍山还发展了机械、钟表、电子、化纤、建材等工业。其中包括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的鞍山拖拉机厂。鞍山东部千山是我国第一批2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景色优美,古迹众多。南侧还有全国驰名的汤岗子温泉。 ☚ 沈阳 本溪 ☛ 鞍山辽宁省中部城市,沈大铁路斜贯市区。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