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震川文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震川文集

诗文集。明归有光(1507—1571)撰。三十卷,别集十卷。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文,年三十余举乡试不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于荒江老屋之间,读书谈道,从学者数百,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成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其集旧本有二:一为其族弟道传所刻,凡二十二卷,是为常熟本;一为其子子祜、子宁所刻,凡三十二卷,是为昆山本。二本去取多不相同。此本为其曾孙归庄所订,以家藏本互相校勘,又补入未刻之文,较为完备。分经解、论、议、说、杂文、题跋等二十一体。有光独崇唐宋诸大家文,与当时主张“文必秦汉”的复古派相抗衡,被称为“唐宋派”,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曾诋王世贞辈为“庸妄巨子”,世贞初亦牴牾,迨晚年乃为之心折。称其为“超然名家”。有清康熙刻本,乾隆归景灏刻本,《四部备要》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世界书局排印本。

震川文集

《震川文集》

30卷,别集10卷。收诗歌和散文等。归有光反对拟古,提倡唐宋古文。其文感情诚挚,记述生动,笔法简洁朴素而有神韵,是唐宋派代表作家。有《四库全书》本。

☚ 归有光   震川先生集 ☛

震川文集

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1506—1571)撰。归有光,字熙甫,昆山 (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 (1540年) 举乡试,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始举进士,授长兴知县。历顺德通判,官至南京太仆丞。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认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项思尧文集序》),斥当时主张“文必秦汉”的王世贞辈为“妄庸巨子”,并力相抵排。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甚受时人推重,堪称明代一大家。著有《震川文集》、《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归有光的诗文初由其族弟归道传于万历二年 (1574) 刊刻,题名为《震川先生文集》,凡二十卷。世称为“常熟本”。继而有其子归子祜、归子宁编次,由书商翁良瑜于万历四年(1576年)刊刻的《归先生文集》,凡三十二卷,附录一卷。其时书商寓居昆山,故世称之“昆山本”。后其子归昌世和钱谦益合其已刻诸本,编为《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是集乃归有光曾孙归庄以家藏抄本互相校勘,又补入未刻之文汇为全集刻于清康熙十年至十四年(1671—1675)。前有王崇简、徐乾学二序,及归庄所作《凡例》。《文集》卷首为经解,卷终为祭文,凡二十四体。《别集》卷首为论策,卷终为古今体诗,凡十一体。尽管归庄在《凡例》中极言旧刻本之伪,诋斥不遗余力。然归庄亦有擅自改动集内文章的现象,且是集刻于康熙年间,文字忌讳较多,但与其他诸版相较,归庄刻本还比较完备。后来《四部丛刊》也据此本影印。清嘉庆元年(1796年)玉钥堂刻的《震川先生大全集》校正了归庄刻本的一些错字。近人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即以《四部丛刊》影印的归庄刻本为底本,以玉钥堂刻本为对校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出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