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需求层次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need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提出的关于人需求动机的理论。他认为人有了需要就产生动机,有了动机才导致行为,所以必须了解人们的基本需求。他将人类的基本需求分为5个层次,当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便开始追求高一级的需求。需求层次如下: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Demand Rank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两个基本点:其一,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反映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人类共同的特点;其二,人类的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以层次结构形式出现的。当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此时,较高层次的需要成为新的激励因素推动人们继续努力。(1)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最原始的需要,包括食物、衣着、住所、睡眠和性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如果人的这些最基本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个人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而其他需要就会退到隐蔽的地位,无法构成激励的基础。(2)安全需要。当生理需要得以满足之后,人们追求安全需要,这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防备疾病、灾难、暴力以及职业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需要。(3)社交需要。这包括对友谊、爱情和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社交需要。这层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影响人的精神健康。(4)受尊重的需要。当社交需要得以满足之后,人们一般就会要求自尊和受人尊重,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地位、名望、权威和自信等方面的满足。(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干、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其他所有的需要都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上升为主要激励因素。 ☚ 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 双因素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