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制度基础审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又称系统基础审计,是一种审计方式。 审计人员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现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著密切关系。于是审计人员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方面,导致审计工作开始从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入手,然后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查账的重点、规模和方法,从而形成较新的审计方法即制度基础审计,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制度基础审计产生的根源有: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规模扩大,经济业务繁杂且发生频繁,为保护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正确,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为实行制度基础审计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二,现代财务审计已不再强调审计账目中的错误与弊端,而是为了证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而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有效的情况下,仍然沿用账目基础审计方式显然是没有效益的。 第三,随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急剧增加,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同账目基础审计方式的落后性之间矛盾日见突出,统计抽样审计方式应运而生。在此情况下,审计工作不得不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确定审计重点、范围,成为应用抽样技术,特别是统计抽样的先决条件。 制度基础审计方式,是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审计对象,并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再决定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据以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 实行制度基础审计的条件,一是被审计单位应当有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审计人员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