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靖节诗笺定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陶靖节诗笺定本 陶靖节诗笺定本陶诗笺注本。四卷。近人古直撰。直字公愚,号层冰,广东梅县人。少有济世志,不获世用,潜心教学、著述,曾任广东大学教授。著有《隅楼丛书》、《层冰堂五种》。此本为《层冰堂五种》之三,大抵依据李公焕笺注本前四卷次序编排,而删去伪作《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问来使》、《四时》三篇,又将原本卷三《桃花源记》改题《桃花源诗并序》,并入卷四《联句》之后。此本职在笺,故于陶诗用事之处,爬罗剔抉,穷力搜求,详加钩稽。许多为旧注所忽略未笺者,此本皆一一笺出。朱自清曾为之统计,从古笺本引书相切合的各条看,陶诗用事,《庄子》最多,凡四十九条,比吴瞻泰《汇注》与陶澍《集注》两家所引多出三十八条;《论语》第二,共三十七条;《列子》第三,共二十一条。六朝以后,历代或以“隐逸诗人”论陶,或以“忠愤”说论陶,皆以为陶渊明受儒家影响最深。若从古笺本钩出的陶诗用事出处看,“渊明的思想究竟受道家影响多,还是受儒家影响多,似乎还值得讨论”(朱自清《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千古之覆,古笺本一旦发之,洵为陶渊明异代知己。本书又多胜解。《述酒》诗自汤汉定为零陵王哀诗,微旨渐显,古笺又从而加密。《命子》诗“既见其生,实欲其可”的“可”字,旧注多忽略未注,此本证明“可”乃晋人常语。《和刘柴桑》诗,向来仅据李公焕注,此本题下引《隋书·经籍志》注,证刘柴桑即刘遗民,遂为定论。《还旧居》诗“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次句向无人能解。此本引《礼记·王制》“五十始衰”及《檀弓》郑注,始知“常恐不及衰”即常恐活不到五十岁之意。《饮酒》诗第十六首“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旧注皆以“孟公”为投辖的陈遵,与诗意不侔。此本据诗中境地定为刘龚,确当不易。《杂诗》第六首“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诸家皆不知“此事”所指。此本引陆机《叹逝赋序》,乃知指亲故凋零。如此之类,探幽抉微,所发明者甚多。又古笺本对于旧注的穿凿附会,亦能有所甄别删汰。此本的缺点主要在牵合其五十二岁说,于旧本的异文,不予标示,唯取一说,以就己意。《游斜川》诗序“辛丑正月五日”,汤汉注:“一作酉。”诗发端一句,汤本、李笺本并作“开岁倏五日”,汤本注:“日,一作十。”此本于序文径作“辛丑”,于诗径作“五十”,欲以强合五十二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汤本、李本、陶本皆作“俛六九年”,一作“五十年”,古本径作“俛五十年”。 此外,其笺《拟古》诗,谓“日暮天无云”一首为“追痛会稽王道子之误国”,谓“种桑长江边”一首为“追痛司马休之失败”,复蹈穿凿比附之病。《还旧居》诗“畴昔家上京”,上京实与《答庞参军》诗之“上京”意同,皆指京师建康而言。此本引《朱子语录》,以庐山南麓之上荆原当之,又与《南康志》之玉京山混为一谈,皆乖本旨。本书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中华书局刊《层冰堂五种》本。 ☚ 靖节先生集集注 陶渊明诗笺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