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皮山县
皮山县是新疆南部边境县,“皮山”当地维吾尔族称“固玛”。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皮山国。隋唐时并入于阗。清朝并入叶城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固玛为治所,析叶城县东部38个村庄设置皮山县,隶于莎车府,民国9年(1920年)改隶和阗专区。总面积4.12万平方公里,南部为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山区,与印度、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交界,有喀喇昆仑山口相通。县政府驻固玛镇,距和田市180公里,经塔中沙漠公路距乌鲁木齐市1 660公里。
辖2镇、13乡、2个农牧场、190个村委会。辖区内有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所属皮山农场。1995年,全县总人口20.24万人,由维吾尔、汉、塔吉克、柯尔克孜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97.63%;农村人口占83%,农村劳动力5.3万人。
有耕地2.9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2.5亩,可垦荒地5.3万公顷,林地1.87万公顷,草地52.57万公顷。境内水资源主要是发源于喀喇昆仑冰川雪山的皮山河、桑株河、杜瓦河等5条河流,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年平均引水量4.0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12万千瓦。
矿产资源有硫磺储量524万吨,煤储量100万吨以上,还有石膏、云母、玉石、锰等。
皮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72亿元,工业总产值6 800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10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 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8元。
农业以粮棉为主,蚕桑、瓜果、畜牧业相结合。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1995年粮食总产7.88万吨,亩产306.2公斤,人均粮食产量424公斤。棉花总产4 300吨,亩产51.3公斤。油料总产806吨。瓜果总产9 222吨,甜石榴、薄皮核桃、杏干闻名新疆。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年末存栏42.59万头,产肉3 800吨。
皮山县自然环境条件差,绿洲分散,是全国严重干旱缺水县之一。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历史上曾以“征服戈壁、屯垦造田”受到过林则徐的赞誉。新中国成立后,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更为显著,195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被誉为“生龙活虎皮山人”;1964年、1965年先后被评为西北地区和新疆的农业先进县。现已建成水库9座,库容4 250万立方米,机电井37眼,灌溉渠道2 847公里,有效灌溉面积3万公顷。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7 000千瓦,年发电量892.7万千瓦小时,农村年用电量159.76万千瓦小时。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4万千瓦。绿洲森林覆盖率达27%。交通运输以横穿县境的315国道为主干线,县乡公路全部建成黑油路面。有程控电话2 000门。
1989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