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目
宋词典故·除目
【出典】 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八:“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见《全唐诗》卷四九八)
【释义】 除目,指朝廷对官员任免的名单。
【例句】 ①有谈除目者,勒回车马,谈时事者,麾出门墙。(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2597)除目联系着官职的升降得失。这里以谈除目者为鄙俗,表示不愿与之共处,是“约法三章”的内容之一。②懒写京书,怕看除目,败人佳思。(刘克庄《水龙吟·己亥自寿二首》其一2619)这里用以表现自己淡泊的胸襟。
除目chú mù
即任免名单。姚合《武功县中作》:“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公文部 > 公文 > 除書 > 除目
除目 chúmù
官府文书
官府文书
朱墨 方书 官书 文记 文奏 簿案
国家之间外交往来的文书:照会 说帖
一个国家通知他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通牒(最后~)
国家间签订的文书:条约
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关文 关子
机关互相联系的文书:公函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案(案牍)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甘限文书
旧时官府对下属有所吩咐或勾取的文书:谕票
古代官府声讨、征召的文书:檄(檄书;檄文;文檄;陈琳檄) 露板 露版
紧急檄文:飞檄
征调军队的紧急文书:羽书 羽檄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文
授予官职的文书:告词 告敕 官告 官诰 除书 除身 除目 任命书
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记事
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高文大典 高文典策 高文典策 典册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