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承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承泽1885—1922

福建闽侯人
语法学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民主报》、《时事新报》等报刊编辑,参议院议员等职。著有《国文法草创》等。
字:慎侯

陈承泽

陈承泽(附陈承泽语言学论著目录) 赵金铭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1分册第11页

陈承泽1885—1922年

字慎侯。福建闽侯人。我国早期汉语语法学家。早年曾中乡举,后游学日本,攻读法政和哲学。毕业归国后,先后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及《民主报》、《时事新报》、《独立周报》、《救国日报》、《法政杂志》、《甲寅杂志》、《东方杂志》、《学艺杂志》等报刊杂志的编辑。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论断严谨的文章。出版于1922年的《国文法草创》,是陈承泽的重要语法著作,也是汉语语法学史上很有特色的一部讲文言语法的著作。

陈承泽公元1885——1922

字慎侯。近代福建闽侯人。年轻时中乡举,后游学日本,习政法,兼攻哲学。回国后,历任商务印书馆译员及《民主报》、《时事新报》、《救国日报》《东方》、《学艺》等杂志编辑。终身致力于国文法的研究和字典的编纂工作。当时社会公认他“学问渊博,著述宏富,对社会多所贡献。”著《国文法草创》和《国文改进商榷》、《“得”字的用法》、《字义研究法及字之训诂法》、《国文法概论》、《国文和国语的解剖》、《词性概论》、《浅文书编纂案》、《文章论大要》等颇有见地、论断严谨的著作和文章。《国文法之草创》虽只13章,5万余字,却包含了很多宝贵的内容,可谓“以少许胜人多许”(吕叔湘语)。第二章“研究法大纲”、第三章“文法上应待解决之悬案”、第十三章“活用之实例”价值更大。作者在这几章中系统地提出了研究方法、原则以及对一些具体而重大的问题的看法,有些正中肯綮,为不刊之论。

陈承泽

陈承泽1885—1922

字慎侯。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举人,后游学日本,习法政兼攻哲学。归国后,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民主报》、《时事新报》、《独立周报》、《法政杂志》、《甲寅杂志》、《东方杂志》、《学艺杂志》编辑。他一生致力于国文法的研究和字典的编纂工作,“学问渊博,著述宏富”,见解精辟,论断谨严。其代表作是《国文法草创》,“磨砺七、八年,凡易稿十余次”而后成。先在《学艺》上连载,1922年才正式出版。其研究方针是“先注重纯理论的研究,而次及于精密之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旨在纠正当时模仿承袭、比附牵强之弊。指出研究中国文法必须遵循“说明的,非创造性的”、“独立的,非模仿的”、“实用的,非装饰的”三条原则,首创“致动”、“意动”的概念,给后来人不少启发。是继 《马氏文通》后的又一部独具见解的语法学专著,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参见 “国文法草创”。

☚ 章士钊   杨树达 ☛

陈承泽1885—1922

现代语法学家。字慎侯,福建福州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及时事新报、独立周报、法政杂志、学艺杂志等编辑。毕生致力于国文法的研究和字典的编纂工作。所著《国文法草创》一书,创见颇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