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克《临江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克《临江仙》《临江仙》·陈克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虀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陈克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这首《临江仙》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反映了“胡尘直到江城”的严酷现实。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词人56岁时。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实。“十年”,自金兵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入侵,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掳徽、钦二宗,北宋亡,到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伪齐刘豫联合金兵南侵江淮,头尾11年,“十年”举其整数,其间战乱不断,生民涂炭。“胡尘”,指金兵。“江城”,当时刘豫分兵三路入侵南宋安徽合肥一带,这里当指这一带而言。十年烽火,敌兵进逼,这两句是当时现实的写照,也是这首词的大背景,为下面词人抒写个人身世作了很好的铺垫。下面三句抒写自身: “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前句中“客”字,表明词人旅居外乡; “惊”字有多层意思:时光似流水般逝去,却不见南宋收复失地,敌人依然猖獗;自己年华老去,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战乱频仍,流落他乡,何处是归宿。后二句为“岁华销尽”的形象描绘:稀疏的胡须全白了,老泪纵横几乎要结成冰了。“雪”字形容“髯”之白,“冰”字形容“涕”之多。 词的下片继续写自身。头二句以自问自答形式,表露滞留他乡的无奈情绪。“虀 (ji)盐”,腌菜,指简陋的素食。次句答语中的“我缘”,是命中注定之意,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亦透露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结二句,化用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赠别》诗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在写景中体现了作者孤寂怅惘的心情。 陈克《临江仙》《临江仙》 四海十年兵不解,①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何处是,③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⑤ 【注释】 ①“四海”句:自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冬金兵侵宋至高宗绍兴六年(1136)伪齐刘豫联合金兵南侵江淮,已十年。兵不解:战争未停。②胡尘:此指金兵燃起的战火。江城:未详确指沿江哪一座城池。绍兴六年,伪齐刘豫兵分三路入侵南宋安徽合肥一带,江城当指合肥一带而言。③齑(ji基)盐:简陋的素食。④吴兴:今浙江湖州市。⑤“别愁”二句:何逊《临行与游赠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此词化用之。 【译文】 战争的烽火十年尚未停息,金人的军队直驱淮甸占我江城。眼看时光一天天消逝,不见寸土收复使我心惊。稀疏疏的胡须已象雪样白尽,纵横的老泪快要结成冰凌。 何处有腌菜盐巴可度残年?命中注定大约应在吴兴。思故人两地相望不得相见,这乱离的情味如何状名?别来忧愁哪忍听深夜的霖雨,孤独的身影唯伴摇曳的小窗风灯。(汤俊峰译) 【总案】 这是老词人(时年五十六岁)对战争乱离的感受。此时他有对“频年不解兵”的忧患感,有对金兵直逼江城而无以拯救的沉痛感,青春年华白白消逝的生命迫促感,作客他乡的飘泊感,乱离时代不知何处是归宿的迷茫感,与故人离别难逢的寂寞孤独感。情思哀伤低沉。有必要指出,词人不久就从这种悲怆的心境中奋起,于作此词的次年(绍兴七年)就投笔从戎,赴淮西军幕,并洒血疆场,以他的生命谱写出了一支悲壮的乐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