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今名医方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亦名《名医方论》,是中医方剂学著作。清罗美撰。成书于清康熙十四年 (1675),清《八千卷楼书目》最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左怀堂刊本;康熙间嘉乐存雅堂藏版;金阊步月楼藏版;清书业堂刊本; 1924年大成书局石印本等。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据大成书局本校点出版,收入 《中医古籍小丛书》中。 罗美(17世纪),字澹生,号东逸,清新安(今安徽省新安县)人,医学家。自幼酷爱医学,致力于钻研《内经》、《难经》及仲景之学。因感于许多学医者“面墙窥管,费人试方”,乃与同志数人,旁搜远绍,始自汉代,下迄元明,不下百余家,选辑医论名言,汇通《灵枢》、《素问》诸经微旨,编成《古今名医汇萃》。但因该书有论无方,故后又辑成《方论》,附其书末,以补未备。“原期并付枣梨,用垂久远,嗣以艰于筹费,仅得先刊《方论》四册”(见钱荣光《合刊》序),于是便成为两书。此外,尚著有《内经博议》等书。 本书凡4卷,约9万字。卷1载方25首,卷2载方36首,卷3载方39首,卷4载丸、散、膏、丹方34首,并附方药杂论17条,补遗方2首。全书共载方136首。每方先载方名,次列主治,再次为方剂的药物组成、服法与加减方,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古今名医有关此方的论述。本书共选方论200余则,其中有一方数论的,有一方一论的,有数方合论的。所选方论,各具特色,皆罗氏“喜得而集之”者。方论中对各方剂的方义、配伍、功用主治以及类似方异同的比较等,都有所阐发。 罗氏认为仲景方为医方之祖,其方发表攻里、固本御邪、内外证治,靡不赅备;而柯韵伯《伤寒论翼》对伤寒方发明颇多,故本书所选方剂中,以《伤寒论》方为主,方论又以柯氏为多。又以为薛立斋所用诸方,简严纯正,可为后法,收录亦多。此外,《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诸书及张元素、李东垣、罗知悌、朱丹溪诸家方之佳者,亦择而录之。本书一改《千金》、《局方》及以后诸多方书“贵叙证之繁,治法之备,集方之盛,求胜前人”,以致后学盲无所从的编辑体例,力求选方少而且精,切于实用。本书的特点,在于不仅论方之因,方之用,又详论药性、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度和方剂命名意义;复论方剂适应证的内外新久之殊,寒热虚实之机;更引诸方,比类会通。恰如本书凡例所谓,论一病而不为一病所拘,明一方而得众病之用,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示人以用方的圆机活法,则方不嫌其少,论不嫌其简。 本书刊行之后,以其较之吴昆《医方考》更简明实用的特点,为后世医家所称赞,影响较为深远。对于方剂的临床运用、研究与教学,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今名医方论方书。清罗美撰。四卷。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有方有论,条理井然。本书以论一病而不孤立地拘于一病,明一方而又可得众方之用为特点,故尤切合临床实用,对后世医家有所影响。《中国分省医籍考》题《名医方论》。有清康熙十四年 (1675) 左怀堂刊本、书业堂刊本。另有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古今名医方论书名。4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选方切于实用。 古今名医方论ɡǔjīnmínɡyīfānɡlùn医书。4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 年。该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与自订方130 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 选方切于实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