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仪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仪1883—1950,一作1949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陈仪
陈仪
陈仪明常熟人。字羽伯,号木斋。陈仔兄,陈祐父。居尚湖。衣冠文雅。善鉴定古器物。工篆隶,尤精篆刻。天顺八年(1464 年)夏 陈仪1883~1950国民党军将领。字公侠。浙江绍兴人。曾任国民党军第25集团军总司令。1950年在台北被杀。 陈仪1883—1950字公侠、公洽。浙江绍兴人。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五期炮兵科。辛亥革命爆发时,任浙江省都督府军政司长。1917年赴日本陆军大学学习。1922年后,历任浙军师长、五省联军第一军司令、浙江省省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军政部政务次长、福建省主席兼保安司令、福建绥靖主任、行政院秘书长、陆军大学代校长等职。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国民党政府顾问、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1947年曾残酷镇压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1949年2月,因劝说身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率部起义,汤向蒋介石告密,被免去浙江省政府主席职务,旋在上海被捕押往衢州,后解送台湾。1950年6月18日在台北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处死。 陈仪 陈仪字公侠、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1883年生。1902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1908年回国后在北京政府陆军部任职。1912年任浙江都督府军政司长。1914年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军事参议官、厅长。1916年进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后回国任总统府中将顾问。1920年前后任浙江地方实业银行董事长。1922年10月任浙军第一师师长。1924年任浙江陆军第一军司令官。1925年10月率部与夏超等协助孙传芳和江苏奉军张宗昌部的战争。驱走奉军后曾任徐州警备总司令。1926年10月北伐军进逼浙江时被孙传芳任为浙江省省长。同年底暗中与北伐军取得联系,1927年1月12日被秘密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军长。被孙传芳发觉后一度软禁于杭州、南京等地,后获释。孙传芳被击败后曾任江北宣抚使。1927年7月6日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3月赴欧洲考察军事。1929年1月7日特派为导淮委员会常务委员。1月24日特任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29年4月13日任军政部兵役署署长,5月4日任军政部常务次长、代理部长。1929年9月18日任陆海空军抚恤委员会副委员长。1931年1月15日任军政部政务次长。1932年4月24日代理军事委员会第二厅主任。1933年4月29日聘为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李济深等发动的福建事变失败后。1934年1月12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1月24日兼民政厅厅长,2月17日兼任保安处处长,10月6日任保安司令。193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9月2日任中将加上将衔。11月17日兼任驻闽绥靖公署主任。1939年3月8日任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12月27日特任行政院秘书长。1943年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44年8月16日被派为中央训练团教育长兼主持台湾复员干训班。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8月29日特任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9月7日特派兼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0月在台湾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还任台湾卫戍总司令。1947年2月21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同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部署镇压,4月受舆论谴责被撤职闲居上海。10月被聘为国民政府顾问。1947年7月选任中国国民党党团合并后的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6月22日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9年1月蒋介石 “引退”后,因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暗中策动汤恩伯反蒋事败,1949年2日21日被免去职务,同时被逮捕囚禁。1950年6月18日被以 “通敌叛国罪” 处死。 ☚ 陈田锚 陈仙洲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