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菲立克斯·查理斯·阿莱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对100人测试以下赌局: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❶1.00U(1m)>0.89U(1m)+0.01U(0)+0.1U(5m)。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赌局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赌局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❷0.89U(0)+0.11U(1m)< 0.9U(0)+0.1U(5m)。由 ❷得0.11U(1m)<0.01U(0)+0.1U(5m),1.00U(1m)-0.89U(1m)<0.01U(0)+0.1U(5m),1.00U(1m)<0.89U(1m)+0.01U(0)+0.1U(5m),这与❶式矛盾,即阿莱悖论。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风险偏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效应,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