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翰笙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阳翰笙1902—四川高县人 阳翰笙
阳翰笙
阳翰笙 阳翰笙1902—1993剧作家。原名欧阳继修,笔名华汉、寒生等。四川高县人。肄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前后在全国学联、黄埔军校、北伐部队工作。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创造社。1930年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担任“左联”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后经保释出狱。抗战后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等职。所写历史剧借古讽今,深刻揭露投降派破坏抗日、扼杀革命的阴谋,在剧坛产生很大影响。著作有长篇小说《地泉》,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八百壮士》《万家灯火》(与沈浮合作)等,话剧《天国春秋》《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草莽英雄》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影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写有话剧《三人行》、电影剧本《北国江南》《三毛流浪记》等。有《阳翰笙剧作集》《阳翰笙电影剧本选集》《阳翰笙选集》。 ☚ 柯仲平 柔石 ☛ 阳翰笙 阳翰笙1902.10.8——原名欧阳本义,曾用名欧阳继修,笔名有华汉、寒生、欧阳华汉、杨剑秀、小静等。四川高县人。1924年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读书。五卅运动时,在全国学联和工商学联合会工作,曾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1926年在广州黄埔军校担任党的组织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后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27年底参加创造社,并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与李一氓合编《流沙》,并发表《马林英》、《深入》、《转变》、《复兴》等小说。1930年参加发起成立“左联”,先后担任“左联”、“文委”和“文总”的党团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文委书记。1932年起从事电影剧本创作,作品有《铁板红泪录》等。1933年进入艺华影业公司,和田汉一起主持编剧委员会,并创作电影剧本《中国海的怒潮》等。1935年被捕软禁期间,写了电影《生死同心》。1936年与田汉合作独幕剧《晚会》。抗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文协理事,剧协和影协的常务理事等职,参加领导国统区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戏剧电影界的抗日救亡运动。这个时期的创作有话剧《前夜》和《塞上风云》,电影剧本《八百壮士》、《青年中国》。历史剧《李秀成之死》的发表和演出,大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军民抗日救国的激昂情绪。历史剧《天国春秋》,用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历史故事,控诉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皖南事变。反映四川保路运动的历史剧《草莽英雄》,赞扬了群众起来进行的反对丧权辱国的武装暴动。讽刺喜剧《两面人》 (又名《天地玄黄》),则批评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动摇性。《槿花之歌》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话剧。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文化工作,主要负责戏剧和电影方面的活动。他参加组织昆仑影业公司,担任“昆仑”编辑主任,与沈浮合作编写的电影剧本《万家灯火》。建国后,历任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党组书记,国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党组书记、副会长等。创作有描写知识分子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进行思想改造的话剧《三人行》,曾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优秀剧本一等奖。电影剧本有《北国江南》。 ☚ 阮章竞 孙芋 ☛ 阳翰笙 阳翰笙1902.11.7—原名欧阳本义。号继修。笔名有华汉、寒生、林箐等。四川高县人。(生平经历、戏剧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参阅戏剧卷。)1928年在《创造月刊》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女囚》,从此开始文学生涯。以后在《文学生活》、《东方杂志》等多种刊物发表小说。先后出版了中篇小说《暗夜》(又名《深入》,1928年)、《大学生日记》、《中学生日记》(均1930年)、《义勇军》(1932年),长篇小说《地泉》(1931年),短篇小说集《活力》( 1929年)、《十姑的悲哀》(1930年)等。其中《地泉》曾在文坛引起讨论。1932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和电影文学创作。 ☚ 父">许 ![]() 阳翰笙1902~1992电影艺术家,剧作家。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高县人。1925年由社会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党总支书记。1929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1933年入艺华影业公司,和田汉主持编剧委员会工作。抗战期中创作 《八百壮士》、《青年中国》、《日本间谍》、《李秀成之死》 等影剧。1938年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从事统战工作。1940年底任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皖南事变”后组建中华剧艺社,创作话剧 《天国春秋》。1942年创作话剧 《草莽英雄》。1945年2月与郭沫若等人动员312人联名发表 《文化界对时局进言》。抗战胜利后在上海领导开展进步电影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委、秘书长、副主席和党组书记,中国影协主席,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创作电影剧本17部、话剧剧本8部及翻译作品、回忆录等。 阳翰笙中国电影、戏剧剧作家。1902年11月7日生,1993年6月7日去世。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四川高县人。“五四”时期,参加过反封建的学生运动。192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加入创造社,开始从事革命文艺事业。1928年,开始创作小说。1930年,参加“左联”,并任党团书记等职。1933年,转入左翼电影事业,创作电影剧本,做组织联络工作。1936年,开始话剧创作。抗战时期,跟随周恩来从事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1947年,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主任。1949年后,先后任中国影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党组书记等职。为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第3届全国政协委员、第5届常委,中共十二大代表。一生写了8部话剧剧本,18部电影剧本,20多篇小说。主要话剧作品有:《李秀成之死》(1937)、《天国春秋》(1941)、《草莽英雄》(1942)、《两面人》(1943)。1933年创作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先后创作了电影剧本《中国海的怒潮》(1933)、《逃亡》(1935)和《生死同心》(1936)、《夜奔》(1937)等。后两个剧本分别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成电影。抗日战争期间,写了电影剧本《八百壮士》、《塞上风云》(1942)。1948年和沈浮合作编写电影剧本《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1949)。1962年创作了《北国江南》。1976年以后,又创作电影剧本《赣南游击赞歌》。 阳翰笙 阳翰笙1902—Yang Hansheng现代剧作家、小说家、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原名欧阳本义,字继修,主要笔名有阳翰笙、华汉、寒生等。四川高县人。1902年11月7日生。早年于上海大学社会系肄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黄埔军校担任党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 ☚ 欧阳予倩 陈白尘 ☛ 阳翰笙 阳翰笙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电影艺术家。生于1902年。原名欧阳继修,曾用笔名华汉、寒生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上海大学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中,阳翰笙担任全国学联常务理事。1926年,参加北伐革命。1927年,又参加南昌起义,并任起义军二十四师党代表、起义军总政治部秘书长等职。1928年,回到上海后参加“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左联、文总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局文委书记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阳翰笙担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文协理事、剧协和影协常务理事等职,并曾参与领导国统区文艺界的统战工作和戏剧、电影界的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阳翰笙曾先后担任中华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政务院文化工作委员会机关党组书记兼秘书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党组书记、副会长等职。阳翰笙几十年来投身革命事业,辛勤创作,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地狱》,中篇小说《义勇军》等,短篇小说集《十姑的悲愁》等。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生死同心》、《八百壮士》、《青年中国》、《塞上风云》、《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北国江南》等,话剧剧本《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槿花之歌》、《三人行》等。阳翰笙是我国现代文学、戏剧、电影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小说家、戏剧家、电影艺术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阮章竞 光未然 ☛ 阳翰笙 阳翰笙1902~1993现当代剧作家。原名欧阳本义,曾用笔名华汉。生于四川高县一商人家庭。上海大学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从事政治教育工作,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太阳社和创造社,开始发表了一些小说,艺术上都较粗糙。1930年参加“左联”后,转向电影文学剧本和戏剧的创作。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和话剧《塞上风云》以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为主旨,产生了一定影响。1941年皖南事变后完成的历史剧《天国春秋》,借历史故事抨击国民党对新四军的阴谋陷害,为其代表作。另一较重要的剧本《草莽英雄》(1942),告诫人们提防混进抗日阵营内部的敌人。这些剧作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1946年离重庆去上海,仍负责戏剧、电影方面的领导工作,并写有《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电影文学剧本。60年代初,先后创作了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主题的话剧《三人行》和反映塞北农村生活的电影文学剧本《北国江南》。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 ☚ 柔石 沈从文 ☛ 阳翰笙1902~1993Yang Hanshengcontemporary dramatist and writer,his original name was Ouyang Benyi,his penname was Hua Han. Works:Female Prisoner,Eight Hundred Heroes,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