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野音乐之星:民乐演奏家、作曲家原野从艺50年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50页 原野平原曠野。趙壹《窮鳥賦》:“有一窮鳥,戢翼原野。”王粲《登樓賦》:“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原野 原野三幕话剧。曹禺编剧。上海文化出版社1937年出版。写民国初年农民仇虎复仇的故事。仇虎的父亲被焦阎王活埋,土地被霸占,妹妹被逼卖进烟花柳巷,受尽折磨而死,未婚妻花金子则被焦夺去做儿媳,他自己被诬陷为匪投入大牢。八年后,仇虎越狱还乡,誓报血仇。此时,焦阎王已死,其妻焦氏向侦缉队告密,再次陷害仇虎。仇虎在悲愤中,杀死金子丈夫大星,又使焦氏误杀其孙,带着金子逃跑。最后仇虎在森林中神思恍惚,在侦缉队围捕时自杀。作品故事奇特,剧情紧张,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塑造了性格复杂的形象,揭露了地主豪绅的罪恶,表现了农民的强烈反抗精神,并否定了个人反抗的道路。但过多的神秘气氛的渲染,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 汉奸的子孙 上海屋檐下 ☛ 原野 原野电影剧本。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凌子、吉思编剧。载《中外电影丛刊》1982年第1期。主人公仇虎发狂地爱着花金子,带着几分野蛮和粗鲁,他和金子都渴望幸福和自由,恨这个给他们带来痛苦和不幸的世界。剧本表现的是充满原始生命力的仇虎和金子的“复仇”。由于统治农村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缚,他们的复仇是盲目的。因为“父债子还”,他们必须杀死无辜的焦大星;因为要让仇人“断子绝孙”,他们必须残害小黑子。复仇的仇虎陷入了忏悔的恐惧中,最后用杀死焦大星的匕首刺进自己的胸膛。善与恶、爱与恨、仇杀与忏悔互相交织,显示了人与自身的内在悲剧冲突,揭示了封建宗法思想对被压迫者的精神毒害。剧本塑造的仇虎和金子形象个性突出,很有魅力。 ☚ 夕照街 城南旧事 ☛ 原野 原野三幕话剧。曹禺著。1936年作。初刊1937年上海《文丛》第1卷第2—5期。1937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文学丛刊第五集。曹禺戏剧集之一。1949年2月第15版。 ☚ 文天祥殉国记 黑地狱 ☛ 原野 原野三幕话剧。曹禺著。初刊1937年4—8月上海《文丛》第1卷第2—5期。1937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原野》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性格悲剧。写农民仇虎的苦难和觉醒。十年前,当过军阀连长的恶霸地主焦阎王,活埋了仇虎的父亲,霸占了他家的土地,他的妹妹被送进妓院并被折磨而死,他也被诬为土匪投进监狱。未婚妻金子被霸占,作了焦阎王的儿媳妇。后来,仇虎从监狱里逃出,杀父之仇、二代人的怨恨,迫使他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但这时焦阎王已死,焦母是个瞎老婆子。仇虎要杀死焦阎王的儿子大星,夺回金子,让焦母孤独一人饱尝人世间的苦难。但他又感到懦弱低能的焦大星是无辜的,踌躇犹豫,十分矛盾。在杀死大星以后,内心受到谴责,精神崩溃,逃进树林后迷失方向,最后在侦缉队包围中自杀。《原野》的发表和出版,正是在中国人民神圣的全民抗战爆发前后,因而未能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剧本发表后,评论界曾有不少批评,如认为“是曹禺最失败的作品”。“是一个纯观念的剧”,“人物性格似乎是先验的”。“戏剧冲突是建筑在沙滩上的”。作家又“回到神秘的旧路”, “渗入过多的神秘象征的色彩”, “遮没它的社会意义”等等。作者认为: “《原野》不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作品,它是要暴露受尽封建压迫的农民的一生和逐渐觉醒。”而“《原野》的写作是一种新的路子。”《原野》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初军阀割据暗无天日苦难时期,灾难深重中的贫苦农民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有人挺而走险、有人采取个人复仇的报复手段,仇虎所受的苦难同悲剧,以及他最后认识到: “现在仇虎不相信天、不相信地,就相信弟兄们要一块儿跟他们拚,准能活。”鲜明地写出我国农村的苦难和农民的觉醒,用仇虎个人复仇的悲剧结局批判了个人复仇的毁灭,激起人们对当时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仇恨,这正是《原野》深涵的积极现实意义。《原野》虽然借鉴和运用了部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但作者仍然在努力塑造仇虎、金子、焦母、常五、白傻子和大星的不同典型性格, 在人物塑造——尤其是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便是落笔不多的白傻子和常五,也是两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唐弢:《 我爱〈原野〉》)。《原野》保持作者一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同时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是作者继《雷雨》,《日出》后又一部重要的剧作。 ☚ 扬子江的风暴 这不过是春天 ☛ 原野 原野丹水、古稀、柳汀著。1948年10月10日清流社出版。青流诗丛之一。收丹水《启示》、古稀《我们的笔》、柳汀《哨子》等诗29首。 ☚ 死去活来——农民的血泪控诉 老爷歌(原题:潮州大众诗歌) ☛ 原野 原野上海《神州日报》副刊。日刊。1945年11月1日创刊,1946年6月24日出至第221期以后改以年月日计期,同年7月31日停刊。赵清阁主编。该刊发表的小说主要有:王平陵的《新亭泪》,蕊芳的《文嫂的遭遇》,章简的《为了那个原故》,肖孙五的《信》,以及赵清阁的长篇连载《渝病初愈》和电影小说《雨过天青》等。外国小说有马克·吐温的《一篇鬼的故事》(白列翻译),高尔基的《俄罗斯人的剪影》(索夫翻译)等。主要撰稿人尚有郭沫若、茅盾、老舍、臧克家、柳亚子、朱光潜、谢冰莹、聂绀弩等。 ☚ 文艺 文学周刊 ☛ 《原野》 三幕话剧。曹禺著。写于1936年。剧本描写农民向土豪复仇的故事。主人公仇虎,全家为恶霸焦阎王所害;十年后,他从狱中逃出,来到焦家复仇,不料焦阎王已死。出于对焦阎王的强烈仇恨和“父债子还”的封建观念,仇虎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他首先唤起当年的未婚妻、目下为焦家儿媳的金子的强烈爱情,同时与阴险的焦母虚与周旋,然后杀死焦阎王之子焦大星,带着金子出逃。然而,由于盲目复仇带来的良心谴责,加上作者采用奥尼尔《琼斯王》式的表现方法,过多地渲染“原始生命”的神秘感、恐怖感和人物的变态心理,仇虎在森林中陷入神思错乱,最后被侦缉队围困,自杀身亡。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剧本揭露土豪勾结官府残害农民的血腥罪行,把矛头指向没有真理、没有法律的黑暗世道,歌颂了农民敢于复仇与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但由于生活基础的不足,使用了一些超现实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剧本的思想意义。 荒野;旷野;原野huānɡyě kuànɡyě yuányě【同】 都是名词;都有野外的意思。 田野;原野tiányě yuányě【同】 都是名词;都有乡间、野外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与“上”构成方位短语;都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原野yuányě〈名〉平原旷野:广阔的原野︱原野一片翠绿。 原野yuányě平原旷野。 原野yuányě【释义】 原野yuán yě❶广阔高平之地。《九叹·怨思》:“经营原野。” 原野yuanye平原旷野:茫茫的~|无边的~显得很空旷 原野(同)田野 原野平原旷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 原野 原野坡 圹(圹野;圹埌) 郊原 畴阜原畴 另见:平坦 野外 ☚ 野外 广大的原野 ☛ 平地 平地山间的平地:山冲 山坞 山坳 另见:平 宽阔 野地 大路 ☚ 平地、坡 坡 ☛ 原野 144 原野三幕话剧,作者曹禺。1937年8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该剧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发生在农村纠葛着爱情的复仇故事。主人公仇虎和恶霸焦阎王有杀父夺妻的深仇大恨,在过了8年冤狱生活后,他越狱还乡,寻找焦阎王要报两代深仇。然而焦阎王已死,于是他将父仇转嫁到无辜的焦阎王之子焦大星身上。最后在与情人金子逃跑时,受到良心的折磨而疯狂,迷失于黑树林中而被捕。该剧深刻反映了旧社会农村中农民同恶霸土豪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被压迫者自发的反抗斗争。但是,他们个人的复仇行为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终不能改变受压迫的命运。剧中作者采取了非现实的象征表现手法,使复仇的“原野”充满神秘、恐怖的色彩,艺术魅力比较强烈。 ☚ 保卫芦沟桥 放下你的鞭子 ☛ 原野 原野话剧本,曹禺的代表作。1936年创作。是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原野》通过农民仇虎复仇的故事,一方面写出农民反抗的必然性,一方面又反映了农民复仇的盲目性。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孤军奋战的仇虎失败了。他虽然抛开了象征压迫的铁镣,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暗示着自由要靠牺牲来换取,也预示着应当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斗争方式,这便是仇虎悲剧的意义。《原野》注重农村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的渲染,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象征手法和传奇色彩的运用别开生面。它塑造了嫉恶如仇的农民仇虎和热情泼辣勇敢的花金子的形象,感人至深,印象深刻。 ☚ 日出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原野 原野现代京剧。原为曹禺的名剧之一,甘肃省京剧团改编为京剧。剧本改编:钟文农。故事发生在一个秋深雾重的黄昏, 一个锁着铁镣的逃犯突然出现在苍茫原野上,他就是剧中主人公仇虎。10年前,恶霸焦闫王欠下他家一笔血债。10年后,仇虎越狱逃回家乡找焦闫王报仇。不料焦闫王已死,其子焦大星娶的媳妇,正是仇虎爱恋和思念的未婚妻花金子。于是,在仇虎与焦大星母子之间,花金子与丈夫、婆母之间, 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该剧1988年参加全国京剧新剧目会演,获文化部优秀新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 海瑞驯“虎” 西安事变 ☛ 原野open country;champaig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