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羡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羡帖宋代苏轼墨迹。纵27.8,横22.7厘米。纸本。七行,计68字。全文为“轼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轻度之。及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自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为苏轼已经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县南)买了一些田之后给一位和尚的一通信札。此帖纸墨尚佳,字里行间钤印玺数十方:清内府鉴藏宝玺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粗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清宫宝”等。元明鉴藏家郭畀、陆友、崔深、沈周、江元揆、项元汴等人印记三十余方。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对照,原帖引首有乾隆御笔章草书用东坡韵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诗共约280多字;卷尾有三段题跋:一为明初洪武四年(1371)灵隐寺的和尚来复的题跋,二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题跋,最后一段是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题跋。而现在所见到的除来复的题跋105字外,引首御题和两段跋语均已荡然无存。来复跋语全文为“东坡公文章节义高一世,在宋熙宁元丰间已为天下学者所师表,故其遗篇断简流传至今,观者无不兴起。此帖乃答钱济明所书,才五十余言,刚毅之气犹可想见,宝是帖者。当知公之所存有不待笔画之精而后传也。洪武四年岁次辛亥子月晦日,灵隐毗邱来复谨题。”钤“豫章山房”、“沙门”、“来复见心”三印。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阳羡帖》为宫中藏品无疑,同时亦提出此乃钩填本,并非苏轼墨迹原稿。(后段来复跋语确系真迹)然虽非真迹,历来所有著录中不曾再有第二件。钩摹之精细,作为传世的唯一资料,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受到世人的厚爱,《阳羡帖》曾经吴炯、项元汴等人收藏,有千字文“抽”字编号,清乾隆年间入宫庋藏。民国初年,末代皇帝溥仪从清宫逃出,将包括此帖在内的大批宫内珍宝携往天津,后又移至长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伪宫藏品大量散失,此帖又流入民间,后由文物部门收购。现藏旅顺博物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