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防风固沙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防风固沙林forest for protecting wind and binding sand

防护林的一种。以降低风速,固定沙地,保护农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或林带。包括防沙林和固沙林。防沙林设置在风沙流动的前方,起阻沙作用;固沙林指在沙地种植乔木、灌木、草起固定流沙作用的人工林。防风固沙林一般设置在沙漠边缘、河流沙地及海岸、湖岸沙地,可阻止流沙淹没庄园,侵盖农田,阻塞道路、渠道等。依据中国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它包括:
❶流动半流动沙丘、沙岗以及虽有草本植物生长但仍不稳定的砂质土地区的林木;
❷与沙地交界250 m以内的森林;
❸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林木。

防风固沙林

防风固沙林

为防治风沙和控制沙漠化而营造的防护林。截止1990年,河西防风固沙林保存面积13.3万公顷, 建起了长达1 200公里的防风阻沙林带, 占风沙线总长度的70%, 治理风口454处, 占风沙口总数的53. 7%, 控制流沙面积18. 67万公顷,使1 400多个村庄抵御了流沙埋压的威胁,恢复耕地2. 67万公顷,草原6. 67万公顷。封护沙区天然植被26. 47万公顷,其中保护原有灌木林9. 93万公顷, 恢复天然沙生植被16. 53万公顷。1992年防风固沙林的营造列入全省沙区综合治理工程。

☚ 水土保持林   封护柴湾 ☛
防风固沙林

防风固沙林

利用农田灌溉的侧渗水和依靠防风阻沙带的防风固沙体系构建的免灌防护林。适用于年降水80—110毫米半固定沙地或沙丘地。免灌防风固沙体系由防风阻沙带,机械沙障+灌木固沙阻沙带,固沙阻沙灌草带和外围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
防风阻沙带。位于绿洲同沙漠交汇地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位于绿洲一侧的乔木防风阻沙带,带状栽植,带宽根据区域的风速决定,一般为30米,最宽不超过50米;树种选择抗虫杨、沙枣、枣树和常绿树种樟子松等,采用混交模式。另一部分为位于沙漠一侧的红柳防风阻沙带,在地下水位<15米的地区,其带宽约30米,依靠农田灌溉的侧渗水生存。
机械沙障+灌木固沙阻沙带。在防风阻沙带的外侧,带宽200—300米。机械沙障包括黏土沙障、塑料方格沙障和麦草沙障,其中黏土沙障间距2—4米,一般选择3米,塑料方格沙障和麦草沙障为1米×1米规格。选择灌木树种包括梭梭、白刺、沙拐枣、花棒等,以梭梭为主,梭梭保存密度维持525—600株/公顷。
固沙阻沙灌草带。带宽200—300米,不设沙障,保持半流动的沙面,对机械沙障+灌木固沙阻沙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流动沙丘上,造林树种选择梭梭、白刺、沙拐枣和花棒等,以梭梭为主,梭梭林密度控制在450株/公顷左右,同时要重视一年生植物在固沙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降低灌木林密度、人工撒播等措施为一年生植物创造生存空间。丘间低地,造林树种选择毛条、白刺等,毛条保存密度也控制450株/公顷左右。封沙育林育草带处在体系的最外围,同原有的防护体系相同。

☚ 河川岸滩水土保持林   风沙区防护林工程体系 ☛
防风固沙林

防风固沙林

为降低风速,固定流沙,改良土壤而营造的防护林。在风沙灾害严重地区,通常需先栽植沙生植物,包括灌木及草本植物来固定流沙。如我国有的沙区先在格状沙丘上设置生物沙障,栽植柠条、沙蒿等固沙灌木,以阻止沙粒被风吹移动,并使沙地湿度提高,有机质增加,使沙地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在此基础上栽植乔木树种,逐步达到防风固沙,改造沙地的目的。防风固沙林采用的树种主要有梭梭、沙枣、沙蒿、柽柳、刺槐、杨树、柳树、木麻、樟子松等。其中,常绿树比落叶树效果好。对防风固沙林要禁止砍伐。

☚ 水土保持林   农田防护林 ☛
000051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