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花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花栽培史history of safflower cultiva-tion

红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染料和药用作物之一,已有2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古代称红花为蓝花、红蓝、红蓝花、黄花等,直到唐宋时才称红花。
关于红花的最早记载见于前汉的《西河旧事》。该书所引“匈奴歌”中有“失去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之句,“焉支”就是燕支或胭脂的谐音。焉支山位于今甘肃境内河西走廊上,西汉时焉支山应为盛产红花之地,《史记·货殖列传》也有大面积种植红花(茜)的记载。说明红花至迟至西汉已有种植。东汉的《金匮要略》中也有“妇女六十二种风,乃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说明东汉时已将红花入药。西晋《博物志》说“今魏地亦种之”,“魏”地是指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南一带地区。东晋习凿齿在《与燕王书》中说:“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按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说明当时河北也产红花。《南史·王洪范传》载,他在5世纪末为青、冀二州刺史时曾发现有人“强借百姓麦地以种红花”。《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红花的商品性生产:“负郭良田种一顷者,岁收绢三百匹。一顷收籽二百斛,与麻子同价,既任车脂,亦堪为烛。”说明南北朝时红花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唐代种植的范围更广,关内、河南、山南、剑南、江南、岭南等地均生产红花,不少地方还作为贡品。唐宋以后种植更普遍,特别是大量种植棉花后,红花等染料作物也随之而发展。但在元明时的文献中,常与另一种红花,即被称为番红花或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者混淆。
4~5世纪时,红花还由中国东传朝鲜和日本。日本称之为“吴蓝”或“韩红花”,说明最初是从中国东南或从朝鲜传入之故。
红花栽培技术比较突出的有三项。❶实行冬播。宋代《图经本草》指出:“冬月布子熟地,至春生苗。”此种方法直到现在仍在应用。陕、甘称之为“抱蛋”。由于冬播生育期长,产量和质量均佳。
❷扶株。即防止风吹倒折。明代《天工开物》说:“凡种地肥者,高二三尺,每路打橛,缚绳横阑,以备狂风拗折。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为之。”
❸乘凉采花。《齐民要术》指出“花出,欲日日乘凉取”,而且“摘必须尽,留余即合”; “不摘则干”。《天工开物》更指出:“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其朝阴雨无露,放花较少,旰摘无妨,以无日色故也。”其他古籍也多有类似记载。因为红花的开花授粉通常在早晨进行,遇日照便会萎缩,色素受到影响;再则日晒后红花刺变硬,也妨碍采摘。
红花的用途很多,除可制作胭脂,供化妆外,其子捣碎,煎汁入醋可以拌食,油脂又可作车脂(润车油)及烛花。此外还可入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