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花草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花草疮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 (上海中医学院编)。红花草又名紫云英。因禀性不耐,过食红花草(江南农村食用蔬菜之一。致病量多在500~1000g),致胃肠运化失调,湿热内生,兼感风热和日光照射,郁于肌肤而成。好发于颜面和手背,重者可累及颈部和四肢,往往对称。疮起突然焮红肿胀,甚则有瘀斑、水泡、或糜烂、溃疡、坏死等。伴有疼痛、麻木、绷紧、烧灼、瘙痒等感觉。治宜清热凉血,消风解毒。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蒲公英30g煎汤俟冷湿敷; 外搽三黄洗剂; 破溃者涂青黛膏。即植物日光性皮炎。 红花草疮病名。因食红花草(紫云英)后,受日光曝晒发病而得名。类似“菜日光性皮炎”。食用灰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白菜、萝卜等也可得本病。为一种过敏性疾病。中医认为是秉性不耐。起病突然,在暴露于阳光下的面部、手背等处出现浮肿、瘀点、水疱、糜烂、溃疡和坏死。有麻木、灼热和疼痛。严重者全身可有发热、头胀、呼吸急促、神昏等。 红花草疮hónɡhuācǎochuānɡ病名。因过食红花草(江南农村食用蔬菜之一, 致病量多在1 ~2 斤) 致胃肠运化失调, 湿热内生,兼感风热, 郁于肌肤而成。疮生于面部和手背, 可累及颈部和四肢, 往往对称。疮起突然焮红肿胀, 甚则有瘀斑、水泡, 或糜烂、溃疡、坏死等, 伴有疼痛、麻木、紧绷、烧灼、瘙痒等感觉。治宜清热凉血, 疏风解毒。内服普济消毒饮, 或外用蒲公英30 克,煎汤湿敷; 破溃者涂青黛膏。 红花草疮hóng huā cǎo chuāngphytophotodermatiti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