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闭门思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闭门思过 原为“闭阁思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语出《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韩延寿,字长公,汉代燕(今北京市大兴区)人,西汉昭帝时,韩延寿曾为东郡(今山东郓城)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在东郡三年,号令严明,办案迅速,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最好的郡县。 后来,韩延寿又当了左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太守。有一次,韩延寿出巡郊县,劝农耕桑。当到达高陵县(今陕西高陵)后,有兄弟二人,为争夺田产而打官司。韩延寿知道后大伤脑筋,认为自己平时教育不够,没有尽到职责。他让兄弟二人先回去,自己关起门来,静坐思过。县里的役吏、啬夫以及地方上的三老一看,京城长官都自责有过,自己还能例外?于是纷纷自缚其身,请求处罚。这事一传开,那告状的兄弟俩,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族长们纷纷前来责备他们。于是,他们主动把头发剃掉(古时罪犯要剃头),反绑了双手,到县里叩见韩延寿请罪。韩延寿看到他们有了认识,很是高兴。从屋里出来,接见了他们,并设宴款待。从此,高陵地方清肃,民风好转。而韩延寿则因政绩卓著,名声远播。 “闭门思过”即由“闭阁思过”而来。现多比喻人有自知之明,能够自我批评,检查自己的过失。 闭门思过 长公①思过。 【注释】 ①长公:即韩延寿,字长公,西汉时期的郡太守。 【典故】 《汉书·韩延寿传》载:有次韩延寿到属下的高陵县视察,正好碰到一家兄弟两人为了争夺田产来告状。韩延寿心里很难受,自责地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发生骨肉争讼的事。这既伤风化,又是贤人孝子之耻。这个责任在我身上,我应退职让贤。”于是他闭上门,独自在家思考自己的过错。高陵县令一看非常感动,就和全县的大小官吏一道向太守认罪。告状的兄弟俩听说后也非常惭愧,找到县令,表示不再争夺田产,到死也不再打官司。 【评说】 韩延寿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把民间发生的“骨肉争讼”看做是自己的德化不足所致,因而闭门思过,使得诉讼当事人也都“深自责让”。这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令人感动,在没有受到任何责难的情况下,主动地、自觉地思索自己的过失,可见其用心之诚。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闭门思过;反躬自省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 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思:思考,反省。过:过失,错误。)〈例〉这几天,他在家闭门思过,你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冷静地反省一下。 【反躬自省】fǎn ɡōnɡ zì xǐnɡ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反:反过来。躬:自身。省:检查。)〈例〉孩子做出这样的事,你做家长的难道没有一点责任?你应该反躬自省。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自我反省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闭门思过”着重指不跟别人接触,独自去思考、认识自己的过失;语义程度较重;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反躬自省”着重指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检查自己;语义程度较轻;用于书面语。 提示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闭门思过 【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故事】: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在左冯翊担任太守。有一次,韩延寿到高陵县巡视,有兄弟俩人因争田之事找他告状。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日民众间发生骨肉争讼。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责任在我身上,我应该退职让贤。”这一天,韩延寿推托有病,不再处理公务。独自一人睡在宾馆里,闭阁思过。他这一举动感化了那兄弟俩,他们赤身前来向韩延寿请罪。 【意思】: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过:过失。原作“闭阁思过”。 【古例】:宋·徐铉《徐公文集》卷三:“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闭门思过 过:过失,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我父亲到了辉县,最初真是‘~’,后来才渐渐活动起来。” 〔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变式〕闭门思愆 〔近义〕反躬自责 三省吾身 〔反义〕执迷不悟 不思悔改 矢口抵赖 〔连用〕痛改前非
闭门思过谓自觉反省自己的过失。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百花仙子〕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闭门思过,敬听天命。” 闭门思过bìmén-sīguò原为“闭阁思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语出《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成〉关上门自我省察:他不能出来玩了,要在家闭门思过。 闭门思过关上门反省自己的过失。形容人善于自我反省。西汉时,韩延寿曾任左冯翊。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察时,恰好有兄弟两个正在因分田不均打官司。韩延寿看到这种情形伤心地说:“我身为一郡之长没有很好地教化百姓,致使骨肉同胞相互争斗,这是我的过错啊!”第二天,他推托有病,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见《汉书·韩延寿传》) 闭门思过 闭门思过关着门独自想自己的过错。 ☚ 抱恨终天 发人深省 ☛ 自省 自省自反 自问(扪心自问;抚心自问)内省 抚已 问心 以心问心 ☚ 反省 辨认 ☛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dig out one’s mistakes behind a closed door; meditate on one’s own faults behind closed doors; ponder over one’s mistakes in solitude; reflect on one’s misdeeds in private; shut oneself up and ponder over one’s mistakes; shut one’s door and reflect on one’s misdeeds 闭门思过bi men si guodo rethinking behind closed doors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关起门来,自我反省。shut oneself up and ponder over one’s mistakes, ponder over sth. in seclusion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解义】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关闭大门,自我反省。“闭门”原作“闭閤”。《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延寿大伤之,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过:过错。独自关起房门反省过错。《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思过。”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释义】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过:过失,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我父亲到了辉县,最初真是‘~’,后来才渐渐活动起来。” 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闭门思过;闭门思愆格式 直叙式。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闭门思过bìmén-sīguò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解释 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关起门来反省过错。也作“闭阁思过”、“闭门思愆”。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解义】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ɡuò过: 过失,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镜花缘》六回:“小仙自知身获重罪,追悔莫及,惟有~,敬听天命。” 闭门思过bi men si guo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闭门思过 痛改前非bì mén sī guò;tòng gǎi qián fēi过:过错;非:错误。形容认真反省自己,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二十四回:“唉! 廷美在小时候,就很刚愎,长大了越加凶恶起来。朕因同气至亲,不忍把他依法重办,暂时把他徙住房州,望他~。” MM21【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过:过失,错误。也作“闭门思愆(qiān,过失)”。 闭门思过bìmén-sīguò〔连动〕 关着门自我反省过错。《汉书·韩延寿传》:“入卧传舍,闭思过。”柳建伟《逝水而去》:“我把处长送出去,开始~。”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guò过:缺点,错误。即关起门来考虑自己的错误。指自我检讨,自我修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