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缺乏病膳食中核黄素(维生素B2)长期供给不足或缺乏而发生的疾病。早期症状为舌炎、唇炎、口角炎、眼睑炎、鼻唇沟脂溢性皮炎,严重时可致角膜炎、阴囊炎等。可用红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测定,或做核黄素负荷试验来协助诊断。 核黄素缺乏病ariboflavinosis是由于体内核黄素量不足而引起的皮肤阴囊口腔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阴囊炎,次之是舌炎或唇炎、口角炎。阴囊炎可分为红斑及丘疹型。舌炎表现为舌乳头有丘疹,重者舌乳头肥厚。口角炎表现为浸渍、糜烂、疼痛、皲裂及痂皮。治疗可内服核黄素及复合维生素B、酵母等,局部对症处理。平时应进食富含核黄素的食物。 核黄素缺乏病 核黄素缺乏病核黄素缺乏病是体内缺乏核黄素而致唇、舌、眼及皮肤等处有特殊病变。核黄素是复合维生素B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烟酸共同存在于麦类、豆类、酵母、蔬菜、花生及动物的肉、肝、肾及蛋类中。它在体内组织中参与构成各种黄酶的辅酶而发挥其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的递氢作用。若摄入不足 (如淘米时用手反复重搓或淘米次数过多,蔬菜切碎后久泡于水中或长期不吃蔬菜) 或胃肠吸收障碍等易造成缺乏症状。 临床表现包括 ❶一侧或二侧口角开始变乳白色,逐渐表皮脱落、糜烂,出现盖有黄痂的裂隙,易感染。口唇粘膜呈品红色。舌光,乳头扁平,零落可数,舌中部有时可见裂隙。 ❷眼部症状较口舌表现为少,常随热性病而伴发巩膜炎及角膜周围血管增多,有时在角膜及结合膜交界处发生小疱,眼泪增多,畏光,有灼热感。可以发展到角膜混浊、溃疡而致虹膜炎,有时也可有睑缘炎,须与维生素A缺乏症鉴别。 ❸皮肤症状多呈皮脂溢出,见于鼻唇交界处,下唇与颏之间及两耳周缘,以后结痂,痂落后可见皮折中有红点。 诊断应详细询问饮食史,根据特殊症状以及用核黄素治疗后迅速见效即可确诊,必要时测定24小时尿内核黄素含量,若核黄素排出量低于30μg认为异常。由于人体对核黄素需要量受饮食特点及组织代谢影响的差异较大,本病可时发时愈,有波动性,应多注意增减给药量,一般每日口服核黄素5mg,一日三次,大多1~2周治愈,如患儿有吸收不良,可肌注2mg每日3次(溶于生理盐水),收效较快,症状迅速消失,同时宜给复合维生素B口服。 ☚ 维生素B缺乏病 烟酸缺乏病 ☛
核黄素缺乏病 核黄素缺乏病核黄素缺乏病是由于人体吸收核黄素量不足而发生的阴囊炎、舌炎、唇炎和口角炎为主的综合征。患者大都系集体生活者,单独发病者罕见。 机体摄取核黄素量不足可由下列几种情况所引起: ❶饮食习惯的突然变化和食用方法不当。如有大批惯吃面食的北方战士、干部或学生南来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后改食大米,不能适应,发生便秘、腹泻、纳差等,再加上烹调时炊事员将米用水淘洗、搓擦多次,不吃米汤; 将菜切碎泡于水中,不饮菜汤,使易溶于水的核黄素都被抛弃。 ❷在边疆、山区、海岛上,有时运输困难,或因季节关系,一时新鲜蔬菜供应不上。 ❸当工作劳动强度增高时,核黄素量未作相应的增加。如在一共同工作和生活的5人小集体中,一位17岁青工的工作性质较其余4人的劳动强度稍高,在其不适而胃纳锐减时发病。住院服核黄素5mg/日3次,于一周内全愈。这是作者所见到的唯一单独发病的例子。 ❹肠胃吸收障碍,核黄素从肠胃吸收再磷酸化,才能发挥作用。如有肠胃障碍、发生便秘、腹泻或胃纳差,影响核黄素的吸收。 症状视原来营养状况、饮食情况或需要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潜伏期短的仅10~14日,长的可达一月左右。最突出的症状为阴囊炎,其次为舌炎,唇炎和口角炎发病率也很高,但无特征性。常伴面部皮肤干燥,缺乏滋润感。在颊、鼻翼沟的局限性小片红斑基础上,间有少数丘疹、鳞屑或油腻性黄痂,无全身性症状。 (1) 阴囊炎: 可分红斑型和丘疹型两种,间伴发阴茎损害。 ❶红斑型均对称分布于阴囊缝两侧。最早期表现为微发亮的弥漫性淡红色斑; 以后变成边缘鲜明,上覆粘着性灰色或褐色鳞屑或痂,边缘较厚,微高出皮面,直径约3~4cm,面积大时在阴茎根处融合。将鳞屑或痂剥去后,其下皮肤细致柔软,无明显浸润。个别病例,在阴囊前侧的大片淡红色斑上覆以粘着甚紧而发亮的灰白色鳞屑,颇似银屑病。有时一侧或两侧,开始时多数不对称。 ❷丘疹型开始为针头大小,以后发展成黄豆大扁平圆形丘疹,数个散发,或密集成群,或融合成片,上覆灰褐色、薄的鳞状或痂皮。早期可仅一侧,晚期常对称分布于阴囊两侧。在两型中偶有继发湿疹样变者。 少数病例,在阴茎上可见分散或融合成片的鳞屑,或为环绕包皮远端,边缘鲜明,高出皮面的条状黑色厚痂,或沿冠状沟和包皮远端排列成串的黄豆大的丘疹或鳞屑损害。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在少数病例中,可见耻骨和腹股沟有少数散发的黄豆大毛囊炎或脓疱。在核黄素治疗后很快消失。 (2) 舌炎: 早期舌尖蕈状乳头和舌后轮廓乳头肥厚,前者表现为针头大红点,后者如黄豆大丘疹。舌中部有边缘鲜明的红斑,前段稍宽而后段略窄,呈葫芦状。有时舌两侧边缘亦有小片椭圆形条状对称性红斑。重的全舌青紫,肿胀。以后乳头消失,舌面平滑、萎缩,特别在中部,伴长短、深浅和走向不一的裂纹,产生痛感,对热和酸辣刺激食物敏感。 (3) 唇炎: 表现为微肿,脱屑和色素沉着,偶有发红,糜烂、裂隙(常为纵裂),化脓或结痂。主要见于下唇。偶见下唇内侧中部有成群发亮的针尖大水肿性红色丘疹,微痛,核黄素治疗无效,给菸酰胺后速愈。 (4) 口角炎: 主要为对称性乳白色糜烂及裂隙、间有小脓疱和结痂,伴烧灼感和痛感。 未见脂溢性皮炎或角膜血管增生由核黄素缺乏引起者。 病程常有波动性和自限性。营养情况改善时,病情自然减轻或消失,而在饮食供应发生困难时,又可复发或加重。 组织病理示角层肥厚,间以角化不全,棘层稍厚,表皮和真皮水肿,真皮内有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毛细管和淋巴管增多扩大,毛细管内皮细胞增生,皮脂腺萎缩。 根据阴囊炎和舌炎的特点,结合患者集体生活和饮食史,诊断一般不难。如有怀疑,核黄素治疗试验,一周左右即可见效。 治疗: 除调整饮食外,给核黄素5mg,每日3次。除舌萎缩、唇炎、口角炎和舌裂隙恢复较慢外,阴囊炎、舌炎,继发性毛囊炎和脓疱,均可于10日左右全愈。裂隙可搽1%硝酸银水剂,每日2次,阴囊可搽5%硫黄霜或2~5%硫黄煤焦油软膏,每日2次。 在山区或边远地区,边防、海防战士,或其他集体生活者,因季节和交通运输困难,发生新鲜蔬菜缺乏时,可给核黄素口服预防。同时不进食过于精白的米或面,宜食糙米,并注意烹调方法。 ☚ 维生素A缺乏和过多症 菸酸缺乏病 ☛
核黄素缺乏病 核黄素缺乏病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病是部队常见病,尤其在战时,容易成批发生,对战斗力有一定影响。 核黄素缺乏多由于膳食中核黄素供给不足,或由于某种原因使需要量增高,有时可由吸收,利用障碍引起。成年男子每日膳食中核黄素供给量应为1.2~2.0mg。如一时供应量不足,不一定出现症状,但若体内贮备不足,在生理负荷增大的情况下发生症状,如行军、作战以及新兵入伍训练时。核黄素缺乏病有时见于战伤、烧伤或外科手术后,影响战伤愈合,因为核黄素为组织修复所必需。胃肠疾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战时,卫生条件差,部队易发生腹泻、肠胃炎和痢疾等,导之维生素缺乏病的发生。我军膳食中核黄素主要来源于主食和蔬菜,故当蔬菜供应困难时,往往容易发病。 核黄素与视黄醇、烟酰胺一起参与光感作用,缺乏核黄素可使视分析器对光和色(蓝、红、绿)敏感度下降,且视力易疲劳。缺乏核黄素也影响晶状体酯或核黄素的合成。补充核黄素和叶酸,直接影响某些血细胞生成参数。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同时补充核黄素,血红蛋白上升明显加快。核黄素缺乏时,组织中吡哆胺磷酸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体内吡哆醇转变为磷酸吡哆醛过程受阻。最近研究证明磷酸吡哆醛减少致赖氨酰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影响胶原蛋白交联形成,而细胞间胶原支持的减弱,可能是核黄素和吡哆醇缺乏时皮肤损害的病因。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口腔和阴囊的病变,即所谓口腔生殖系综合征。 ❶口腔常为最早损害部位,有口角炎、唇炎和舌炎。舌炎为B族维生素缺乏表现,但核黄素缺乏时舌色紫红,具有诊断意义。 ❷阴囊症状为最主要的表现,轻者只有痒感和潮红,重者痒痛加剧,尤以夜间为甚,往往影响睡眠,并有渗液、糜烂和结痂。行走不便,大批发生时,部队行军、作战均受影响。按其表现可分为皮炎型、丘疹型和湿疹型。在阴囊中缝两侧0.5cm左右区域内皮肤正常,可与其他皮肤病鉴别。 ❸脂溢性皮炎多发生在皮脂分泌旺盛处,如鼻唇沟、下颌、两眉间、眼外眥与耳后。 ❹眼睛症状:有球结膜充血,角膜周围血管形成并侵入角膜。角膜与结膜相连处有时发生水泡,重者角膜下部有溃疡,眼睑边缘糜烂与角膜混浊,自觉怕光、流泪、烧灼感、视觉模糊和视力易疲劳等。 以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单一症状有时难以鉴别。如有综合征出现,结合膳食历史与治疗反应不难诊断。必要时可做实验室检查,一般多测定尿中核黄素排出量,作为诊断依据。收集尿样的方法有:收集24小时尿,测定核黄素总排出量。国内正常人平均每日排出量为147.5~186.1μg。另一法是收集任意尿样,测定尿中每克肌酐核黄素排出量。正常人排出量为80~270μg/g肌酐。负荷试验常用的是口服核黄素5 mg,收集4小时尿,测定其核黄素含量,正常人核黄素排出量为1100~1400μg。用尿中核黄素排出量来判断营养状况时必须注意,在负氮平衡、饥饿和热应激时,排出量可增加;睡眠和短时间重体力劳动,排出量减少。 治疗以口服核黄素片,每次5 mg,每日3次。也可以头三天给大剂量(每日15mg),以后给维持量(每日2 ~5 mg),直至恢复。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B。阴囊炎局部干燥者,可薄涂以保护性软膏。有渗液者,可用1%硼酸液湿敷,阴囊炎一周左右大多可痊愈;未见进步者,应考虑合并霉菌感染,给以相应的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注意膳食改善,才能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预防应因地制宜,根据部队具体情况来考虑: ❶供应核黄素丰富的副食品,注意合理的烹调方法。战时,要求供应营养丰富和质量好的罐头食品、脱水蔬菜和压缩干粮。 ❷利用野菜,野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核黄素含量一般也比种植的蔬菜为高。但采食野菜时,要防止误食有毒植物。 ❸补给维生素制剂。是战时一种简便有效的办法。当用于预防时,要教育部队注意保存,按时服用。我军已研制成一种长效核黄素油混悬注射液,每毫升含核黄素月桂酸酯150mg。一次肌注1 ml,3个月内可防止核黄素缺乏病,用于治疗,大多数患者3~5天内全愈。 ❹用核黄素生物合成简化方法,在部队条件下生产核黄素制品,即用豆腐条和豆腐水做阿氏假囊酵母或棉桃阿氏菌的培养基和增菌液,再将菌种接种于豆渣或麦麸上培养7天,合成核黄素可达4~6mg/g。将此制品按每人0.5g掺入食品中做成核黄素强化馒头或强化酱油,进行核黄素缺乏病防治。 ☚ 脚气病 烟酸缺乏病 ☛ 00009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