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红铜龙纹铜方豆
春秋。通高30.5厘米,口长17.5厘米,口宽17厘米。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豆是古人盛肉酱和蔬菜的用具,相当于现在的盘子。《说文解字》郑玄注:“豆,古食肉器也。”此豆方形,斗状盘,八棱柄,覆盆圈足座。盖为覆斗形,四角各有一环钮,两侧各有一环耳,器两侧也各有一环耳,与盖耳上下相应。盖、盘及圈足部分均用红铜镶嵌龙纹图案。盖内与盘底有相同铭文。为“邰之”。此豆同出两件,色彩鲜丽,光洁无锈。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是青铜铸造上的一门新工艺。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出土的晋国镶嵌狩猎纹豆,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的敦、豆、尊缶、盘、等都曾用红铜镶嵌,说明这种工艺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已开始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