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
商业银行股权资本总额及股权资本在银行资产总额中所占份额。会计意义上的股权资本总额等于普通股权加优先股票余额的帐面价值。
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中心问题,它的重要性主要是:
❶为银行承担损失和维持偿债能力提供缓冲器,有助于保护存款者利益;
❷为银行进入金融市场提供现成的通道,可以防止因存款提取而造成的流动性问题;
❸可以控制银行资产过度增长,减少银行承担的风险,降低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可见,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在商业银行风险—收益权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确定合理的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首先要符合银行管理当局各项规定,此外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作出选择。影响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❶整个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的股份额度可以少于其他时期。
❷银行信誉的高低。如果一个银行的信誉较高,它可以保持较少的股份额度。
❸银行负债的结构。如果一个银行活期存款比重较大,该银行的股份额度应相应增加。
❹银行资产的质量。如果一个银行资产的质量较高,即收益率较高、风险较小,该银行可以保持较小的股份额度。
❺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越大,保持的股份额度应该越多。
❻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越高,该银行就需要较少的股份额度,一个商业银行在某个时期内,应该在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适度的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
近几年来,由于许多银行破产以及大量有问题贷款的出现,各国银行管理当局都逐渐提高了银行管理的股份额度要求,这对银行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影响,并使它们的管理产生了一些变化。
❶最低股份额度要求限制了银行资产的增长能力,控制了银行贷款数量。
❷改变股权资本的构成。资产增长速度快于内部形成的资本增长速度的,一般都增加了外源资本,如大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公募证券取得资本。
❸银行可以采取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的手段来逃避银行管理当局的股份额度规定。
❹银行积极准备和分析股权资本计划,调节股份额度,并将其作为商业银行年度风险—收益状况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