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补阴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  dàbǔyīnwán

亦稱“大補丸”。丸藥。具大補腎陰之功,故名。由炒黄柏、知母、熟地黄、龜板组成。主治肝腎陰虚,骨蒸潮熱,盗汗,咳血咯血。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大補丸》:“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大衰成此疾者,百無二三。是方能驟補真陰,承制相火,較之六味,功效尤捷。”

大补阴丸

《医学正传》卷三方。即大补丸第一方之一,见大补丸条。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

出自《丹溪心法》,由熟地黄188克龟板(醋制)188克黄柏(盐制)125克知母(盐制)125克猪脊髓10条组成。有滋阴降火之效。主治
❶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❷盗汗,五心烦热,虚烦不寐,形体消瘦,舌红少津。
❸咳血,或痰中带血,血色鲜红,面色潮红,潮热盗汗,或头晕耳鸣,烦躁少寐,舌红少苔。
❹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瘦神疲。西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肺结核、肺癌、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而见有上述症状者均可用之。每丸9克,每次1丸,日服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脾虚便溏者慎用。

☚ 知柏地黄丸   虎潜丸 ☛

大补阴丸dàbǔyīnwán

原名大补丸。《丹溪心法》方。黄柏、知母各四两, 熟地黄、龟甲各六两, 猪脊髓十条。蜜丸, 每服三钱。功能滋阴降火。治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而致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眩晕耳鸣、或咳嗽咯血、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卷三。原名大补丸。《景岳全书》则名大补阴丸。方由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组成。上为末,猪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送下。功能滋阴降火。主治肝肾阴虚,由虚生热。症见骨蒸潮热,盗汗,足膝疼热,或咳嗽咯血,或烦热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朱丹溪制立本方的原意,是基于他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济,则水能制火”的理论组合成方。
本方所治证属肝肾阴虚,阴虚生热所致。故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熟地、龟板滋阴潜阳以制虚火,使阴盛阳自潜,水充火自降,这是培本的一面;配以黄柏、知母清泄相火而保真阴,使火降而不耗阴,这是清源的一面;更以猪脊髓、蜂蜜血肉甘润之品,以填精保阴生津补液。组成本方总的功用,正如朱丹溪所说:“是方能骤补真阴,以制相火,较之六味(指六味地黄丸)功效尤捷”。本方以滋阴与泻相火相配,是培本清源兼顾,用以治疗阴虚劳热之证。临床以骨蒸潮热,足膝疼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常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神经衰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皮下出血等属阴虚火旺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大补丸(《丹溪心法》卷三) 川黄柏(炒褐色)。功能清热燥湿。主治筋骨软。气虚以补气药送服,血虚以补血药送服。
大补地黄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黄柏(盐酒炒)、熟地(酒蒸)各四两,当归(酒洗)、山药(炒)、枸杞各三两,知母(盐酒炒)、山茱萸、白芍药各二两,生地二两半,肉苁蓉(酒浸)、玄参各两半。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功能养血益精,滋阴清热。主治精血枯涸燥热。
加味坎离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川黄柏(分四分,用清酒、盐水、人乳、蜜水各浸二两晒干,炒褐色)八两,熟地(用茯苓四两,打碎砂仁二两,三味同入绢袋中,好酒两瓶,煮干去茯苓、砂仁,只用地黄)八两,知母(盐酒浸炒)八两,白芍(酒浸一日,晒干)、当归、川芎各四两。上药日晒夜露三日为度,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冬月温酒送下。功能生精养血,升水降火。主治阴血两亏。

☚ 六味地黄丸   虎潜丸 ☛
000044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