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铜鼓的传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铜鼓的传说 铜鼓的传说壮族乐器传说。流传于广西西林县。相传壮家老祖保洛陀造了天地和人后,人越来越多,他就把天加大加高、地加宽加厚,天地渐渐远离,日月照不到的地方生出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保洛陀带领人们炼造出第一个铜鼓来震撼它们。接着人们又仿造出上千铜鼓。铜鼓是有生命的精灵,一到夜间就变成一个个英俊威武的后生,骑着黄猄巡视山河,守卫村寨,驱赶毒虫恶兽、妖魔鬼怪,还到海里与海龙王的女儿幽会。人们为了让铜鼓时刻牢记自己职责,就在铜鼓的耳上穿了黄猄角。 ☚ 色桑和俏妮 红铜鼓 ☛ 铜鼓的传说 铜鼓的传说壮族民间传说。流传在广西林西、隆林两县。这篇故事讲述了壮族铜鼓的传说故事。通过描写铜鼓的来历,以及它神秘的作用,歌颂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整个传说由三个小故事组成。《铜鼓的来历》主要写壮族开天辟地老祖布洛陀为子孙安排好家园后来到了天上,看到他的子孙受到了野兽的威胁,用孔雀石炼铜,做成了能发出声音的铜鼓。它不仅能驱除毒蛇猛兽,还能成为娱乐的乐器,铜鼓身上的图案还能让你学到种田养鱼等本领。《铜鼓的耳为什么穿着黄獠角》主要写铜鼓的神奇作用。传说中的铜鼓是壮族英俊少年的化身,每到晚上它除了保护村寨外,也去谈情说爱。《铜鼓为什么埋在地下》主要写毒兀霸占了白鹅泉,人民受到了危害,铜鼓变的青年阿冉战胜了毒兀,到地下保护白鹅。阿冉变成了石鼓,从此埋入地下。 ☚ 铜鼓的由来 铜鼓的传说 ☛ 铜鼓的传说 铜鼓的传说水族民间传说。流传在贵州省三都县。水族人以铜鼓为宝,因此有关铜鼓为人类除害等故事广为流传。本篇共收集五篇。《孔明改铜鼓》写孔明为水族人民改造铜鼓。他吸收水族人民的经验,终于造成了声音响亮的铜鼓。《端节降龙》写水友寨前的奈劳河里有条孽龙,它经常兴风作浪。端节的早晨,寨中铜鼓舍身与恶龙搏斗,最后终于除掉了它。《斗犀》写铜鼓斗犀牛救庄稼的故事。《虎鼓伏虎》写刻有猛虎的铜鼓降伏老虎的故事。《铜鼓情》写兄弟俩各背一面铜鼓去谋生,每当对方有难时铜鼓就会发出悲沉的声音传情。见《水族民间故事》。 ☚ 铜鼓的传说 铜鼓的来历 ☛ 铜鼓的传说 铜鼓的传说风物传说,流传于广西隆林县。杨业荣、岑隆业搜集整理。见《壮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共三则:第一则是《铜鼓的来历》,述说人们见地上有长年阴暗的旮旯角落,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白天躲在里面,夜晚出来危害人畜,便找布洛陀解决。布洛陀带领众人挖来三彩泥,采来孔雀石,砍来青枫柴,把孔雀石熔炼后铸成了一个个金光闪闪的铜鼓。一擂铜鼓,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就被吓得东奔西逃,人们获得安居乐业。第二则是《铜鼓的耳耳为什么穿着黄猄角》,述说铜鼓是个有生命的精灵,到晚上就变成英俊威武的青年猎手,骑着黄猄巡视山河田地,守卫村寨,铜鼓曾因去海里和龙女幽会而失职,毒虫恶兽和妖魔鬼怪乘机捣乱,村寨遭殃。他见状后幡然醒悟,回来坚守其职。后来,人们每当寨子不平安时,就用黄猄角穿进铜鼓的耳耳里(以示要铜鼓警惕),而当寨子平安时,就把黄猄角取下来,好让铜鼓去会龙女。第三则是《铜鼓为什么埋在地下》,述说壮乡有口甘泉,为一对神鹅所掌管。神鹅被毒兀(蛟龙)侵害而躲藏起来。铜鼓变成一个后生,杀死了毒兀,并请出了神鹅。神鹅怕水源无人镇守,铜鼓便自告奋勇,愿埋在地下,永远守卫着水源洞——人们幸福的源泉。这三则传说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壮族先民对铜鼓的无比热爱和崇拜,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斗争的坚强斗志。 ☚ 红铜鼓 艾撒与艾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