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钺 铜钺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常见的一种青铜器。平乐银山岭、田东锅盖岭、宾阳韦坡等地战国墓均有出土。有扇形钺、凤字形钺、靴形钺、圆头形钺、铲形钺等类型。有的素面无纹,有的则饰以云雷纹、栉纹等图案。其用途较广泛,可用作为兵器、工具或礼乐器。 ☚ 铜镞 王字铜矛 ☛ 铜钺秦代的一种礼兵器。钺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时为石质斧钺。殷商时代,始出现青铜斧钺。周代以后,钺作为砍劈兵器在实战中的作用降低,逐渐演变为礼兵器。秦代的青铜钺,就是这样一种礼兵器,用以象征大将的权威和权柄,表示其拥有专政和刑杀之权。如《六韬·立将》篇所载:“将受命……君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其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秦代铜钺,发现较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一件,通长17.5厘米,背宽11厘米、刃宽12.5厘米、厚约1至1.2厘米,刃薄,重2150克。在两侧近中间处留有宽约4.5厘米原来夹木柄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