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简称“救国会”。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上海、北平(今北京),南京、武汉、天津、广西、山东等地相继组织各界救国会。次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二十余省市六十多救亡团体及十九路军代表七十余人在上海集会,宣告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制定和发表《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及成立宣言。以团结全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为宗旨。提出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党各派的团结合作,共同抗日;要求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派遣正式代表谈判,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7月15日救国会在共产党人潘汉年帮助下,以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四人名义,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联合红军,共同抗日。国民党反动派肆意迫害,竟然于11月23日在上海逮捕爱国人士,造成震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救国会号召广大青年群众到前线、到敌后游击区,参加抗日工作。皖南事变后,在香港设立海外工作委员会。1941年3月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宗旨为团结国人建设独立自由幸福民主的新中国,并制定新的政治纲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遂以其政治主张已全部实现,于12月18日在北京宣告结束。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Quanguo gejie jiuguo lianhehui

简称“全救会”或“救国会”。1936年在上海成立的全国性抗日救亡团体。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上海知名人士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二百余人,于1935年12月12日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发起救国运动,随即在上海成立了妇女救国会、文化救国会等救亡团体,并于1936年1月28日正式成立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救国运动的影响下,北平、南京、武汉、天津、广西、山东等地的文化界和妇女界相继成立了救国团体。于是,在宋庆龄、沈钧儒等人的号召下,1936年5月31日,全国二十余省六十多个救国团体的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会,选举了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成立大会还通过了救国会宣言和《抗日救亡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宣称救国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全救会”成立后,在华南、华北、西北和南京、济南、武汉等地先后成立了各界救国联合会,旅居海外的华侨在各地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全救会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救国会成员的主要活动是创办刊物,宣传抗战,他们先后创办了《抗战》、《全民周刊》、《全民抗战》等刊物。抗战胜利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全国解放后,鉴于救国会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遂于1949年12月18日在北京宣告结束。

☚ 瓦窑堡会议   七君子事件 ☛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抗日救亡组织之一。一二九运动后,全国陆续成立的文化、妇女、职业等各界抗日救亡组织,于1936年5月31日在上海成立该联合会,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积极开展政治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全国解放后,鉴于历史任务业已完成,于1949年在北京开会宣告结束。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31日在上海成立。发表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了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该会对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