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纹
铜鼓装饰纹样。由圆廊、方孔、弧线、角线等构成,多施于北流型铜鼓和灵山型铜鼓上。有五铢钱纹,四出钱纹,比轮钱纹,连钱纹等形式。开始是写实的,甚至以流通的钱币按捺而成,后逐渐演变成单纯的装饰纹样。北流型铜鼓和灵山型铜鼓上的五铢钱纹、四出钱纹分别与西汉宣帝五铢钱和东汉灵帝中平三年铸造的四出五铢钱近似,成为这类铜鼓断代的依据之一。以钱纹作装饰,亦常见于古代各类铜器或墓砖上。中原地区汉代“宝贵昌宜侯王”铜洗、“宝贵昌宜”铜镜都印铸有五铢钱纹。两广地区古代铜鼓显然受这种装饰艺术的影响。和中原地区一样,货币象征财富,用钱纹装饰是人们渴求获得财富思想的反映。这与秦统一全国后,南方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汉代货币的流通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