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一0968名集市。借自维吾尔语「bazar」、波斯语「bazar」。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⑵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   巴扎即维吾尔族农村集市。“巴扎”是波斯语,突厥语族多采用。清代译作“八杂儿”或“八栅尔”。巴扎在新疆历史悠久,具有一般集市和集市贸易活动的共同特点,但它在集市排列周期,交易内容、方法以及交易主体、交易管理等一系列程序上,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绿洲经济和绿洲文化特点,新疆的巴扎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因巴扎主要是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维吾尔族农村服务,参加巴扎交易的主体是农牧民,其次才是商贩和小手工业者。因此,一个巴扎以往返一日的周边地区为其覆盖区域。如“星期一巴扎”(维吾尔语称:对先白巴扎)、“星期二巴扎”(赛先白巴扎)等。 巴扎波斯语音译,意为“商业繁盛之区”或“集市”。清代译作“八杂儿”或“八栅尔”。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族人民进行交易的场所。 巴扎 巴扎波斯语,意为“集市”。维吾尔等族对定期集市和城镇商业街道的称呼。十七世纪以来,维吾尔族商业贸易日益活跃, 商业活动主要在定期的巴扎上进行。有些巴扎规模很大。《西域闻见录》卷二云: “街长十里, 每当会期, 货若云屯, 人如蜂聚。” ☚ 谙达 喜洲商帮 ☛ 000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