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戟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巴戟天
巴戟天  bājǐtiān

省稱“巴戟”。亦稱“不凋草”、“三蔓草”。茜草科植物巴戟天之乾燥根。彎曲扁圓柱形或圓柱形,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粗而不深的縱皺紋及深陷的横紋。主治男子陽痿,女子宫冷不孕,腰膝風濕疼痛,脚氣。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巴戟天》:“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臟,補中益智,益氣。”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巴戟天》:“真巴戟,嫩者亦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巴戟天》:“[釋名],不凋草,三蔓草。”

巴戟天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巴戟天
巴戟天  bājǐtiān

亦稱“不凋草”、“三蔓草”。茜草科。常緑攀援狀灌木。根狀莖肉質,串球形。葉對生,長橢圓形,革質。春季開花,傘狀排列於小枝頂端。萼筒半球形,花冠白色肉質,四深裂。醬果近球形,熟後紅色。根莖入藥。分佈於我國粤、桂等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巴戟天》:“〔釋名〕不凋草、三蔓草。”又:“[集解]《别録》曰:‘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東州亦有之,二月八月根陰乾’。”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巴戟天》。

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助阳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巴戟、鸡肠风。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How.的根。拣去杂质,清水浸润,抽去木心,切段晒干。生用或盐水炒用。主产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辛、甘,微温。入肾经。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本草备要》:补肾益精。《元亨疗马集》:“暖腰肾。”主治:❶肾虚腰胯疼痛,与杜仲、续断、肉苁蓉、菟丝子等配伍。
❷肾阳虚兼感受风湿,与茴香、槟榔、肉桂、川楝子、葫芦巴等配伍,如巴戟散。
❸肾虚阳衰所致的阳痿、滑精,与枸杞子、补骨脂、山萸肉、山药配伍。
❹下元虚寒不孕,与肉桂、益母草、艾叶配伍。牛、马12~30克;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火旺者慎用。本品含维生素C、糖类等。药理实验,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和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的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浸出物有降压作用。

巴戟天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巴戟、鸡肠风、兔子肠。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产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辛、甘,微温。入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煎服:4.5~9g。本品含甲基异茜黄素(Rubiadin)及其1-甲醚,水晶兰苷(Monotropein)、β-谷甾醇、维生素C等。本品具有免疫增强和强壮作用。

巴戟天

巴戟天又名巴戟、鸡肠风,属茜草科,为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根肥厚弯曲,多少呈链珠状,枝丛生藤状圆柱形,小枝纤细且上有短毛,灰白色或暗褐色;叶对生,腊质,通常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纯,边缘有疏毛,背面有短毛; 花白色,小型,排成小型头状花序; 浆果近球形至扁球形,熟时红色,种子4粒,近卵形。
巴戟天,属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在海南岛主要分布于万宁、保亭、琼中、乐东、屯昌、琼海等地的低、中海拔600米以上的山谷、山坡次生灌木林中。林缘,常见于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砂质红壤土的疏林和灌木丛中。野生藤本性喜温暖而雨量充沛的丘陵或低阴坡处,适于生长,经人工栽种驯化后,幼苗须荫蔽,成年植株喜阳光,较耐旱,根、茎、枝呈圆柱形,植株伸蔓攀援于杂木灌丛间。巴戟天是我国民间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的块根富含巴戟天素、维生素C和糖类,性辛、甘、微温,入药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健脾止血、安脏止血等作用。民间常用来主治肾亏、阳萎早泄、小腹引痛、腰膝酸痛、风湿寒痹等症均有良效,还可治夜尿多、白浊、女子宫冷不孕、经寒不调、脚气、老人咳逆喘促等病,为中药中之上品。
巴戟天的作用大,药用价值高,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冬季为好。挖后即除去须根,洗净,晒至半干后用木棒稍打扁,再晒干至干燥便可。栽培可用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现野生产地资源枯竭,林中已很难找到药用块根,因此,本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的野生珍贵植物。

巴戟天bā jǐ tiān

《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巴戟天(18)。药名。
【基原】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又名:三蔓草(《唐本草》),不雕草(《日华子本草》),鸡眼藤、黑藤钻、糠藤、三角藤)的根 。
【别名】 巴戟(《本草图经》),鸡肠风(《中药志》),兔子肠(《中药材手册》)。
【性味】辛甘,温。
❶《本经》:“味辛,微温。”
❷《别录》:“甘,无毒。”
❸《日华子本草》:“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肾二经。”
❷《本草新编》:“入心、肾二经。”
❸《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功用主治】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❶《本经》:“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❷《别录》:“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
❸《药性论》:“治男子梦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
❹《日华子本草》:“安五脏,定心气,除一切风。疗水肿。”
❺《本草求真》:“化痰,治嗽喘,眩晕,泄泻,食少。”
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治肾虚腰脚无力,痿痹瘫痪,风湿骨痛,神经衰弱,阳萎遗精,早泄,失眠;妇女不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入丸散、浸酒或熬膏。
【成分】巴戟天根中含甲基异茜草素,维生素C和糖类。巴戟天根中还含游离氨基酸11种,水解氨基酸17种,其中7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巴戟天根皮中还含有23种金属元素,其中15种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含量较大的有K、Ca、Mg三种。根皮中有毒元素Pb较木心中含量为低,Fe、Mn和Zn等16种微量元素含量较木心为高。
【药理】粗提取物给大鼠或小鼠口服连续14~15天,没有同化作用(以体重、提肛肌或海绵球肌的重量或小鼠肾脏重量增加作为指标),也未表现有雄性素样作用(以精囊重量增加作为指标)。同属植物Morinda lucida的提取物对麻醉猫有显著降压作用,对不麻醉大鼠也有降压作用,但维持时间短,并有一些安定与利尿作用。给ICR雄性小鼠灌胃巴戟天热水提取物1 g/kg,可使糖皮质激素标记酶ATP活性显著上升。用改良Rudas法实验证明,给大鼠灌胃巴戟天温浸剂50~60 g/kg,腹腔注射10 g/kg,每日1次,连续10日,对塑料环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巴戟天bājǐtiān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巴戟、鸡肠风、兔子肠、糠藤。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辛、甘, 微温。入肝、肾经。补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治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风寒湿痹、子宫虚冷。煎服:3 ~9 克。

巴戟天

巴戟天

巴戟天

巴戟天,又名巴戟、不雕草、鸡肠风、兔子肠。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冬两季采挖为好,洗净泥砂,除去须根,晒至6~7成干时,轻轻捶扁,再晒干。
根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7~2cm。表面灰黄色,有的略带紫色,粗糙,具不规则纵皱纹及深陷的横纹。有的皮部横向断裂而露出细小木部,呈结节样,形似连珠。质坚韧,皮部厚,易剥落,断面皮部淡紫色或紫色,木部齿轮状,黄棕色,坚硬。无臭,味甘涩。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本品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肾温阳,强筋骨,祛风气。主治阳痿腰冷、少腹冷痛、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妇人子宫虚冷、阴冷阴痛、带下清稀、风寒湿痹、腰膝痠痛等证。巴戟天为补肾要药,功擅温肾壮阳,而且体润质柔,故有补火而又不烁阴之妙。用治阳痿早泄,常与肉苁蓉、菟丝子、牛膝等配伍,如《本草述》以本品配苁蓉、五味子、枸杞子、补骨脂等治阳痿;《圣济总录》五味子丸,亦用巴戟天配菟丝子、肉苁蓉等补肾助阳之品同用,治肾虚精衰,阳道痿弱; 《千金方》则以巴戟与牛膝酒浸服,治虚赢阳道不举。又巴戟与苁蓉为丸酒服,并有补肾益精种子之功。若肾气虚寒,少腹冷痛,腰膝酸疼,《圣济总录》巴戟天丸用本品配补骨脂、小茴香、肉桂等,有温阳散寒之效。若肾气久虚,小便不禁,《奇效良方》用本品配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等分,酒糊丸服,温肾固脬,以缩小便。更有肾阳虚而气不摄纳,虚喘短气者,用本品配熟地、五味子、肉桂等,又能温肾补虚,纳气归原。巴戟天尚有暖胞宫的作用,妇人宫寒不孕,或少腹阴中引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虚冷病证,亦多用之。如《和剂局方》巴戟丸,即以本品配伍高良姜、肉桂、吴茱萸等,治子宫久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之证。巴戟治疗腰脚疼痛萎弱,不仅有祛风逐寒,强健筋骨作用,且亦取其补肾温阳,故凡肾阳不足,兼感风湿者用之,最为适宜。如《圣惠方》巴戟丸,治风冷腰胯疼痛,用本品配牛膝、杜仲、五加皮等; 又如巴戟去痹汤治腰膝风湿疼痛,肌肉萎缩无力,病久肾虚者,以本品配山茱萸、山药、川断,杜仲等。中风后偏瘫,语声不出,肾虚不足,亦多应用本品,取其益肾祛风的作用,如河间地黄饮子即以本品配地黄、山茱萸肉桂、石斛、肉苁蓉等同用,阴阳兼顾,刚柔相济,以治下元虚衰,风气不尽之证。《本草述钩元》以巴戟天与甘菊花、白蒺藜、黑豆等治疗头面上风,则是补下治上,益肝肾以收游风的配伍法则。煎服,6~10g。阴虚火旺,或湿热内盛者忌用。
实验研究: 根含蒽醌,黄酮类化合物。又含维生素C和糖类。小鼠及大鼠试验,未能证明粗制剂有同化作用或雄激素样作用。

☚ 童便   肉苁蓉 ☛

巴戟天

巴戟天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去须根,略晒,压扁再晒干。用时润透或蒸过,除去木质心,切片或盐水炒用。
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形似连珠,长短不等,直径0.5~2cm。有的外皮中断而露出的部分木心和横裂纹,略似节。表面灰棕色,槽粗具皱纹,肉厚易剥落。质坚硬,性强韧,不易折断。断面紫黑色,中心木质。臭微香,味甜。
少阴人药。功能为补肾助阳。《东医寿世保元》八物君子汤,治中风虚证,若加巴戟天以加强扶正固阳之力。

☚ 川楝子   诃子 ☛

巴戟天

Indian mulberry(Morinda officinal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