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榜1735—1801清代学者。字辅之,一字蕊中,号檠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中举,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三十七年中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后请假归家养病,读书不出。从江永学,与戴震善,治三礼,师郑康成,博稽精思,著《礼笺》、《周易考占》等。 金榜jīn bǎng金匾,多指科举中试者的名单。杨巨源《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此番回》: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荧煌仰金榜,错落濡飞翰。 金榜jīn bǎng金匾额。旧多指科举考中者的名单。郑谷《赠杨夔》:“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杨雄。” 金榜旧时科举应试考中者的名单。后常用“金榜题名”比喻考中。《全唐诗》六七七郑谷《赠杨夔》:“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今年及第明年登科》:“何扶大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 金榜jīnbǎng〈名〉 原指科举时代殿试中选者的名单。今常喻指光荣榜。 金榜jīnbǎng〈名〉原为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揭晓的榜,常比喻光荣榜。 金榜1735—1801年字辅之,一字蕊中,号檠斋。清代学者。徽州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中举人,为内阁中书。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山西副考官。师事江永,与戴震相友善,深通经术。治“三礼”以郑玄说为宗。著有《礼笺》,《周易考占》。 金榜jīnbǎnɡ〈名〉比喻光荣榜。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報單佈榜 > 金榜 金榜 jīnbǎng 亦稱“御榜”、“黄榜”。科舉考試揭佈的進士名單。唐代進士及第後,用黄紙書寫姓名,在禮部南院東牆張榜公佈,即黄榜,習稱金榜。後代沿稱。唐·李旭《及第後呈朝中知己》詩:“金榜高懸當玉闕,錦衣即著到家林。”進士榜由皇帝欽定,故又稱御榜。唐·褚載《賀趙觀文重試及第》詩:“今日街頭看御榜,大能榮耀苦心人。”宋·蘇軾《與潘彦明》:“不見黄榜,未敢馳賀,想必高捷也。”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録》:殿試後,排定進士名次,用黄紙表裏二層,填寫小金榜和大金榜。小金榜進存大内(光緒甲辰科小金榜現陳列於故宫博物院内),大金榜於傳臚日置綵亭内送至東長安門外,張掛於長安街。 金榜❶ 金字或金漆的匾额。王涯《宫词》:“雕墙断接宫城,~皆书殿院名。” 告知 告知诏 谕(示谕;晓谕) 示知 垂示赐示 告晓 告讼 告诵 告报 宣告 晓告 启告 证知 ☚ 告诉 使知道 ☛ 榜单 榜单榜帖 ☚ 单子 簿册 ☛ 金榜jīn bǎng❶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文。郑谷《赠杨夔》:“看取年年~~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金榜❶科举考试揭晓后公布登科名单的文榜。榜用黄纸,表里二层,故称。及第者称为“金榜题名”。清制,殿试揭晓时,按照试卷的名次,由内阁中书十二人,以黄纸用满、汉文填写大、小金榜。小金榜交奏事处进呈皇帝御览,大金榜(又称“黄榜”)由内阁学士捧至乾清门,加盖“皇帝之宝”印,于传胪日,文举张挂于东长安门外,武举张挂于西长安门外,三日后由礼部缴内阁贮存。 金榜 金榜科举考试揭晓后公布登科举人名单的文榜。榜用黄纸,表里二层,故称金榜。及第者称为 “金榜题名”。清制,殿试揭晓时,按照试卷的名次,由内阁中书十二人,以黄纸用满汉文填写大、小金榜。小金榜交奏事处进呈皇帝御览,大金榜(又称黄榜)由内阁学士捧至乾清门,加盖“皇帝之宝”印,于传胪日,文举张挂于东长安门外,武举张挂于西长安门外,三日后由礼部缴内阁贮存。 ☚ 放榜 草榜 ☛ 金榜 金榜1735~1801字蕊中、辅之,又字檠斋,号敬斋。少与戴震、程瑶田同师江永。31岁时,清高宗召试诗赋,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廷试第一,授吏部稽勋司主事,改翰林院修撰。曾任山西乡试副官、会试同考官。丁父忧归里,不再复出,著书自娱。曾学诗、古文于刘大槐。著有《礼笺》10卷,《周易考占》1卷。 ☚ 汪启淑 鲍志道 ☛ 金榜jin bang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金榜1735~1801Jin Bangscholar,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 金榜(in feudal China)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金榜1735—1801清朝学者。字蕊中,一字辅子,号檠斋。安徽歙县人。乾隆进士,授修撰,充山西副考官。后请假不仕,专心读书著述。曾师事江永,友善戴震,深研经学。著有《礼笺》、《周易考占》等。 金榜(清·雍正十三年——嘉慶六年 1735~1801) 安徽歙縣人。字輔之,一字藥中,號敬齋。乾隆三十七年 (1772)狀元,授修撰,旋稱疾去職,不復出。師事江永,究 “禮學”。從張惠言工書,亦擅篆刻。張惠言嘗居其家,於市見鄧石如(時年四十四)書,驚喜。二人冒雨偕詣山人於市側荒寺,備禮客山人,二人遂從山人受篆法一年。包世臣《完白山人傳》載此佳話。是書又曰: “修撰 (金榜) 家廟甚壯麗,其楹皆貞石,而刻聯及懸額,修撰精心寫作,蓋百易而後定,謂莫能加于此也。及見山人書, 即鳩匠其額。而石楹即竪不便磨治,架屋而卧楹,請山人書之,刻成乃重建。其傾服至此。”著有 《禮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