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农业agricultural history of Jin dynasty金朝(1115~1234),是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政权。其北境大致以阴山山脉和兴安岭为界,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南下征灭北宋,据有北中国。全盛时东北至今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岸,统治外兴安岭,西北控制蒙古草原各部落,西至陕西与西夏交接,南以淮水与北宋为界。金朝时期,中国北部的农业在辽朝开拓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中后期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生产组织和农业技术均有明显进步。 发展概况 女真族长期从事游牧,建国后尤重视牛、马,辽、宋旧地许多农田被占为牧地。太祖屡诏禁止兵士骚扰人民,荒废农业,太宗派员赴各路、府劝农,并令地方官吏敦劝农功。但金政权与奴隶主贵族间存在限制奴隶制发展与反限制的斗争,使农业生产恢复非常缓慢。熙宗、世宗实行改革,先后弛放禁地,奖励垦荒,扩大农田;解散刘豫诸军及河北、山东、陕西等路步军,“悉令归农”;释放奴婢,禁止出卖奴隶;修复水利,减轻赋役,安抚流民;改善猛安谋克制度,以解决农业生产上土地和劳力两大问题。于是熙宗(1136~1149)时“风雨时,年谷丰,盗贼息,百姓安”。世宗(1161~1189)时中都、河北、山东,“人稠地窄,寸土悉垦”,“家给人足,仓廪有余”。章宗即位,废除奴隶制,罢除或削弱猛安谋克特权,进一步弛放禁地,交民租种,奖励掘井开渠,生产进一步提高,章宗在位20年,“宇内小康”。 农业生产 金朝农业生产,基本继承了北宋中叶后的发展状况,有些方面还有所提高。金时的农书,《韩氏直说》和《士农必用》记述当时的农桑技术颇详,但皆失,只能从元代农书引文中见其梗概。 金代的农具有铧、犁碗、趟头、锹、铲、铡刀、垛叉等,还有耙和水碓等,其形制都不逊于北宋中叶的,其中犁的构造尤为先进,牵引转动的灵活性胜于北宋的,镰有直刃细柄、曲刃有銎者和䥽镰,还有专用于割谷穗的手镰等,所有农具可以适应开荒、耕地、起垄、播种、中耕、割草、收获等各种作业的需要。 金朝种植的作物和辽宋基本相同,主要有粟、麦、黍、豆、稻、高粱、荞麦、稗等,以粟、麦为主,稻次之。亩产量,大致保持北宋时的水平,如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今河南省小麦“上田亩可收一石二斗,中田一石,下田八斗”,水田收获多于旱田数倍。金政权曾积极推广区田法,不过终因“用功多而所种者少”。金政权还重视种植桑、枣、竹等经济植物,政府设置了司竹监,稷山竹纸、平阳竹纸是当时著名产品;南宋名叫“番罗”、“北绫”、“北绢”的都是金的主要输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