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田黄雀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田黄雀引以乐府旧题而制的新歌,曹植作。《艺文》卷四二作《箜篌引》,王僧虔《技录》为《门有车马客行》而《乐府诗集》采用《宋书》说法,列于《野田黄雀行》下,并注明《箜篌引》亦用此曲。《乐府解题》云:“晋乐所奏东阿王‘置酒高殿上’,始言丰膳饮乐,盛宾主之献酬。中言欢极而悲,嗟盛时不再。终言归于知命而无忧也。”按,“晋乐所奏”与本辞字句同,惟“警风”两句位置有所不同。《乐府解题》所言大致不错。诗人置酒高殿,“亲交从我游”宾客云集为报答亲朋故交的仰慕爱戴,诗人“中橱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又奏歌舞助兴: 十二弦秦筝激昂慷慨,五十弦的齐瑟和柔清妙,阳阿的舞女翩翩起舞,玉口轻启唱出京都洛阳流行的歌曲。宴会进入高潮,众宾客酒过三寻,缓带宽衣,开怀大吃珍味美肴。酒足饭饱后,主人以千金祝寿,客人祝福主人万年永寿。宾主互贺,和乐欢欣。然后,诗人化用《论语·宪问》中“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说“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与亲友共勉,共赴国忧。清人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说:“为‘久要’、‘无为’‘薄终’,无非以义相期,欲与之同患难共功名耳。”曹植“忧世不治”,志在“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所以他希望亲友能与他一道共担济世大任。接着诗人又以“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故作设问,寓答于问,寄意于言外,惹人深思,将自己有求于人的自私心理,化为与人“忧患共之”的阔大而崇高的胸怀。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其情愈苦,其词隐约难明,使读者一不知其所寄之何在,华壮悲凉,无美不备。”悲凉的忧郁氛围,强作欢颜的苦闷心灵,使诗意陡转,“后八,则接此句,畅言流光易逝,年寿难期……苟不识其空中运意,前后何能一线穿成”(张玉谷《古诗赏析》)。以此为引线,诗人作“空中运意”,警句飞动,意远情深:“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外,零落归山丘。”惊风飘日,光景西驰,盛时一去不返,百年转瞬即逝。人生天地间,穷达富贵,无不以一杯黄土作结,这种悲凉的情怀是建安时代社会心理的真实写照。建安时代是个觉醒的时代,觉醒的要义是人的生命的自觉,于是叹喟时光飘忽人生短促,与渴望不朽,追求理想的雄心和志念是如此矛盾而又和谐地统一到建安诗人敏感的心里。身处公子之尊,才居建安之首的曹植更易感生死问题的煎熬,生命短促与人生不朽的困窘。最后,“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又以设问作结,发人警醒,透着似无忧而无所不忧的沉郁,这正是诗人饱受生活考验,深刻领会了人的生命之后所形成的严肃思想。此诗是曹植的名篇,通过饮酒宴飨所引起的乐极生悲的感情潜流,通过“欲何求”“复何忧”所串联的心里历程,我们看到了诗人“怀此佐王才,慷慨独不群”的卓越形象,听到了合于时代前进的脉搏,他“救世”“赴国忧”的历史呼声。在艺术手法上,此诗文采富艳,藻绘精工,擅凌厉之才,而饶藻组之学,并穷态极变。确乎“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炳焕,譬犹飞兔流星,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陈琳《答东阿王笺》)。多方面反映了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风格特色。因此,这首诗历经千余年,而魅力常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