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邵燕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邵燕祥1933—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诗刊》副主编,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有《到远方去》、《八月的营火》、《邵燕祥抒情长诗集》、《忧乐百篇》等。
笔名:汉野平、雁翔

邵燕祥

邵燕祥印象
向太阳,向自由
邵燕祥论
吴 嘉
邵燕祥
晓 雪
文汇月刊1982年7期
星星1983年7期
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2期
邵燕祥

邵燕祥1933—

诗人。笔名雁翔、汉野平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1948年在北平中法大学学习,次年任北京新华广播电台资料员、编辑、记者。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粉碎“四人帮”后平反。后任《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理事。20世纪50年代出版诗集《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八月的萤火》《给同志们》等,大多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献身精神,激情饱满,格调明朗欢快。新时期出版诗集《献给历史的情歌》《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在远方》《为青春作证》《如花怒放》《迟开的花》《岁月与酒》《也有快乐,也有忧愁》,杂文集《忧乐百篇》《绿灯小集》,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等。其中《忧乐百篇》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杂文(集)奖,作品侧重于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格调凝重、深沉。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 严家炎   张炯 ☛
邵燕祥

邵燕祥1933—Shao Yanxiang

当代诗人。祖籍浙江绍兴县,生于北京。1978年后曾任《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等职。出版有诗集《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给同志们》、儿童诗集《八月的营火》、《芦管》。文化大革命后出版有诗集《献给历史的情歌》、《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
50年代,邵燕祥以表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生活著称。他的诗热情歌唱青年人崇高的志趣,表现站起来了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塑造了共和国第一代开拓者的形象。激情澎湃,遒劲刚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这时期的诗以叙述为主,单纯、明快、朴实无华。《到远方去》、《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等都是他有代表性的篇什。名作《到远方去》,通过对一对恋人在天安门广场告别的情景描写,抒发了新一代青年投身建设洪流、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愿望。这两个年轻人决心到遥远的“荒山僻壤”,坚信“没有的都将会有”,“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真诚的主人公责任感、乐观向上的激情,使诗作具有一种促人奋发的感召力。“文化大革命”后,邵燕祥的创作于激情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意识和哲理思考。其中《长城》、《我和北京的历史》等抒情长诗是他这时期有影响的作品。《长城》一诗讴歌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未来,表现了新一代开拓者“回答时代的要求”、“肩负神圣的使命”,建设“四化”强国的壮志雄心。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使诗作深沉有力,给人以启迪。

☚ 闻捷   张志民 ☛
邵燕祥

邵燕祥1933~

当代诗人。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中学时参加进步组织民主青年联盟。1948年就读于北平中法大学。解放后任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编辑、记者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后任《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47年开始写诗。1951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富有时代气息和民间说唱特色。此后写下的重要诗集《到远方去》,以强烈的激情歌颂了到远方建设祖国的儿女们。另外还出版了诗集《给同志们》,儿童诗集《八月的营火》、《芦管》等。“文化大革命”后诗情不减当年,先后出版了诗集《献给历史的情歌》、《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郡燕祥抒情长诗集》等。他的诗歌诗路开阔,激情如火,语言动听,易于朗读。

☚ 浩然   郑愁予 ☛
000064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