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真理与道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真理与道德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于真理与道德的关系,思想家们发表了许多看法,主要有:一知德等同论,即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而无知或迷信则与道德无缘。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把远古时代那些改善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的创造视为德行。在欧洲,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二) 知德相斥论。中国古代的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人们只有“复归于婴儿”,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于对不平等的封建制度和对资产阶级的不满,在《论科学与艺术》的论文中,把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都归结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乃是出于我们的罪恶。随着科学艺术的进步,德行也就消逝了。(三) 知德并进论。我国学者章太炎认为,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社会职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而导致善恶并进。德国的鲍尔生也认为,科学的进步既造成道德败坏,也促进道德进步,形成了许多美德,不过若将两者加以比较,显然善多于恶。(四) 知德无关论。认为科学与道德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社会作用,因而科学对道德是中立的。英国休谟在《人性论》中说:“德和恶既不是关系,也不是事实,它们是感情的对象,不是理性的对象。”相反,科学则是事实的知识,同人的感情无关。(五) 道德决定论。比利时当代社会学家德·曼认为,科学对道德不可能产生任何重大影响,反而为道德所决定。因而科学是多余的。世界上只有善恶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这显然夸大了道德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学认为,真理(科学)与道德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排斥的,更不是互不相关的。真理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真理为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制定奠定了科学基础,为破除旧的道德观念,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道德不仅在历史上对科学起过推动或阻碍作用,而且现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真理的探求及其应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