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邵元冲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邵元冲1888—1936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邵元冲1890—1936字翼如,浙江绍兴人。1911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任上海《民国新闻》总编辑。1913年参加讨袁之役,失败后逃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民国》杂志编辑。后任中华革命军绍兴司令官,图复浙江;去上海参与肇和兵舰起义;在山东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举义,均遭失败。1917年在广州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1919年冬留学美国,后游历欧美,视察海外党务。1924年夏回国,任中国国民党代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职。是年冬随孙中山北上,任行营机要主任秘书、北京《民国日报》社长。孙中山逝世后,参加“西山会议”,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创办《建国》周刊,次年改刊名为《建国月刊》,任社长。此后,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政治会议委员,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36年12月赴西安,“西安事变”发生时,因跳窗逃走, 被击伤后死去。 邵元冲
邵元冲
邵元冲1890——1936字翼如,初名驥,字伯瑾,浙江山陰 (今紹興) 人,1890年 (清光緒十六年) 生。13歲中秀才。1906年入杭州浙江高等學堂,加入中國同盟會; 同年舉丙午科拔貢。次年考取法官,任江蘇省鎮江地方審判廰庭長。1911年東渡日本,在日本會見孫中山。辛亥革命後回國,任上海《民國新聞》總編輯。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 7月赴江西湖口參加討袁之役,失敗後逃往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民國》雜 編輯。1915年12月,參與肇和兵艦起義。1917年9月,任廣州大元帥府機要秘書,代行秘書長職務。1919年冬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威斯康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肄業。1924年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一届候補中央委員,不久遞補爲中央委員,旋即被推為國民黨中央常委,並兼任政治委員會委員,粤軍總司令秘書長和黄埔軍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部主任,並任法制委員會委員; 同年冬,隨孫中山北上,任行營機要主任秘書,北京《民國日報》社社長。1925年5月,任潮梅海陸豐行政長,既而在滬設中山學院,任院長; 11月赴北京參加西山會議。1926年3月,西山會議派在上海召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5月去廣州任國民黨中央青年部部長。1927年5月,任浙江省政務委員會委員兼任杭州市市長; 7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1928年初,任廣州政治分會秘書長; 同年4月,在上海創辦《建國》雜誌。1929年,《建國》雜誌遷至南京出版,並改週刊為月刊,邵任社長; 同年3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兼任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常務委員; 12月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1930年12月,任考選委員會委員長。1931年3月,任國民政府委員,立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 同年冬,任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委員,國民黨政治會議委員、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35年春,辭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 是年冬,被選為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委員兼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36年12月,應蔣介石電召赴陝西; 12月12日西安事變,寓西京招待所,爲亂兵槍殺,延至12月14日逝世。年46歲。著有《心理建設論》、《各國革命史略》、《孫文主義總論》等。 邵元冲1890—1936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翼如,初名骥,字伯瑾。1906年入浙江高等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赴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从事新闻事业和反袁活动。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后历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委员,代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西山会议派)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浙江省政府委员等职。1929年12月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1930年12月任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3月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1936年西安事变时遭枪杀。 邵元冲 邵元冲字翼如,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90年生。浙江高等学堂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肄业。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江苏省镇江地方审判厅庭长。1911年任上海《民国新闻》总编辑。1913年7月赴湖口参加讨袁之役,失败后去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 《民国》杂志编辑。1917年9月任广州大元帅府机要秘书,代行秘书长。1924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候补中央委员,不久递补为中央委员,旋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兼任政治委员会委员、粤军总司令秘书长和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部主任、法制委员会委员; 同年冬任行营机要主任秘书、北京民国日报社社长。1925年5月任潮梅海陆丰行政长,不久任上海中山学院院长; 11月赴北京参加西山会议。1926年3月当选西山会议派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5月去广州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部长。1927年5月任浙江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杭州市市长;7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员。1928年初任广州政治分会秘书长; 同年4月在上海创办《建国》杂志。1929年任建国杂志社社长;同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任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12月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1930年12月任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3月任国民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 同年冬任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委员,国民党政治会议委员、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1935年春,辞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职; 同年冬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委员兼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1936年12月赴陕西; 同年12月14日病逝。著有 《心理建设论》 《各国革命史略》《孙文主义总论》 等。 ☚ 邵力子 邵玉铭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