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 “二战” 后兴起的新学科,是一门研究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学说。中国有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包括以下方面:
(1) 发展环境。发展环境是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发展环境的角度对国际形势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实际上是对发展机遇的判断。邓小平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分析,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这个判断基础上提出来的。邓小平非常强调机遇,所谓机遇就是世界和平的机遇,就是世界发生大转折的机遇。
(2) 发展机制。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在不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中,资源配置效益是截然不同的。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无疑,邓小平就以巨大政治胆略和非凡理论魄力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解决了中国发展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他还多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把人们从传统观念中解放了出来,大胆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配置作用。
(3) 发展速度。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是邓小平非常关注的问题。他从国家的政治独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三个方面说明加速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他指出中国需要出现一个经济发展较快较稳的时期,同时指出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经济萎缩等值得注意的问题。
(4) 发展动力。邓小平关于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的思想,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制度创新。这关键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的这些名言,正说明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源。
二是技术创新。邓小平从生产力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的高度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
三是思维创新。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二是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 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第一步、第二步都基本实现,现在正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6) 发展模式。根据矛盾论原理: 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必须有中国的模式,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一致、相统一。
(7)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 “改革、稳定、发展” 的辩证关系。稳定是前提,只有稳定才有发展,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东西。“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要稳定就得改革,改革会促进稳定。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又为改革的深入和稳定局面创造条件。

☚ 邓小平改革理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000001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