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拜家堂
即“拜堂”,结婚礼仪中的主要形式,唐代已有之。 《封氏闻见录》:“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又有卜地、安帐、并拜堂之礼。”到宋代,拜堂时通常由主婚人唱拜喜词引导,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亲友、夫妇互拜等。《梦粱录·嫁娶》:新人出房,“诣中堂参堂,男执槐简,挂红绿彩,绾双同心结,倒行,女挂于手,面相向而行,谓之‘牵巾’。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同房,讲交拜礼,再坐床。”直到近代,这一风俗基本上仍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