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遏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遏云《遏云》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释义】“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响亮动听,上干云霄。 【例句】①回鸾态飘摇翠被,遏云声喨歌喉。(马致远套曲〔大石调·青杏子〕《姻缘》〔还京乐〕)此处描写女子的舞姿婆娑,歌声悠扬。②往常我回雪态舞按柳腰肢,遏云声歌尽桃花扇。(石君宝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一折〔赚煞〕)亚仙形容自己的歌声。 遏云宋词典故·遏云 【出典】 见“一曲清歌留住半窗云”条。 【释义】 古有秦人秦青善歌,传说其歌声响入云霄,行云为之滞留。后因用“遏云”作为赞美歌声动听的典故。 【例句】 ①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晏殊《山亭柳·赠歌者》106)这里用“遏云”表现这位西秦歌女的演唱优美动听。②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欧阳修《蝶恋花》[帘下清歌帘外宴]127)这里以“遏行云”喻指宴席上歌女的歌声嘹亮高亢。③遏云声里送雕觞。(晏几道《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 240)这里“遏云声”指歌女的动听歌声。④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苏轼《减字木兰花·庆姬》323)这里用“遏行云”称美徐君猷的侍妾庆姬歌喉动听。⑤回急雪,遏行云,近时歌舞旧时情。(辛弃疾《鹧鸪天·和赵晋臣敷文韵》1963)这里用“遏行云”形容歌声优美。⑥一声歌起绣帘阴,都遏住、行云影。(程垓《一落索·歌者索词,名之一东》2013)这里用形象的语言形容那个年轻歌女的演唱非常优美高妙。⑦余韵遏云低,梁尘簌簌飞。(赵师侠《菩萨鬘》[娇花媚柳新妆靓] 2084)这里连用“遏云”与“梁尘飞”两个典故,称赞歌女的演唱动听。⑧鼎沸笙歌,遏行云不散。(卢炳《醉蓬莱·上南安太守庚戌正月》2163)这里描写元宵之夜南安太守与民同乐,热闹的笙歌上冲天空,连行云也滞留不散了。⑨唤遏云低唱,檐溜任霏铃。(李曾伯《八声甘州·庚戌重九约诸友登龙山,阻雨》2790)这里用“遏云”代指歌女。⑩慈闱今日庆生申,歌遏行云香篆缕。(无名氏《玉楼春·子寿母》3763)这里以“遏行云”形容庆寿筵席上歌声之美妙动听。 遏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后用来形容歌声嘹亮动听。张祜《边上逢歌者》:“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罗隐《春思》:“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遏云 遏云èyún┃━ 使云停止流动,喻歌声响亮悦耳。语出《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唐·李白《南都行》:“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 ☚ 紫玉 蛮唱 ☛ 遏云形容歌声美妙。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诗: “遏云妙响发朱唇,不数开元许永新。” 遏云〈隐〉宋代市语指乐声。见《绮谈市语·举动门》。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遏云è yún宋代市语谓声音。《绮谈市语·举动门》:“声: 遏云; 绕梁。”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又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善歌者,……既得其术,即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宋代有“遏云社”,乃歌唱艺人的结社。 歌声好听 歌声好听声出金石 歌声盈盈 歌声动听 歌声悦耳 ☚ 歌声响亮 歌声婉转 ☛ 遏云音乐刊物。1927年创刊,出版2期后改名为《白雪》,共出30期。由阎述诗主办,刊登他收集、整理、加工改编和创作的独唱曲和合唱曲,并自行设计刊头、描图,自筹资金印刷。其曲谱为 “SDFa”谱。该刊物流传在沈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