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通货膨胀的治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的治理

亦称“通货膨胀的抑制或控制”。几十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同通货膨胀作斗争,在通货膨胀的抑制或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经济学家们对此也进行了总结,并从各自的理论信念及对现实经济运行矛盾的认识出发,提出了许多政策主张,其中有不少是互相对立、截然不同的。但是有一点具有共同性,即:通货膨胀的治理要对症下药,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常情况下,人们把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更多地归之于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或财政支出扩张过速等足以形成过度需求累积的因素,因此,在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进行治理或抑制时,人们也会首先想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宏观调节手段。
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目的在于控制货币存量。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存量的扩张总是首先从基础货币的增加开始,因此,货币供给的控制也大都以减少基础货币量为初始目标,然后通过降低货币扩张乘数最后达到抑制货币存量增长的目的。基础货币一般由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构成,而影响现金数量和准备金总额的又有多种因素,所以,即使选择从基础货币控制入手抑制货币存量的增长,实际上仍有许多能够对基础货币变动发生影响的工具或手段可资利用。从各国特别是发达工业国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❶法定准备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提高法定准备率能降低货币扩张乘数,降低法定准备率能增加货币扩张乘数。
❷利率变动。提高利率一般能增加储蓄,抑制投资,加大微观主体的现金持有成本,减少流通中现金量,基础货币乃至货币存量的扩张自然会受到抑制。
❸控制政府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额。当商业银行或其他微观主体购买政府债券时,这并不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但如果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就等于向流通中注入了新的货币量。因此,控制政府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额度,是抑制货币存量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
❹控制国际收支的净收入。国际收支的净收入增加,等于国内购买力增加,可供物资相对减少。
从财政政策角度考察,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两种传统手段:
❶政府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抑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增长速度。
❷通过政府预算减少政府支出。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除了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从需求方面进行调节外,还可以在供给方面进行中长期调节,调节的基本目的是促进生产扩张,增加有效供给。主要作法有:鼓励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建立合作式的、和睦的劳资关系;不断提高管理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效率,等等。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如图1—11。

图1—11 数量


假若供给(S)的增长速度不变,而需求扩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图1—4中由于总需求增长过快而使价格从p0上升到p1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变,而出现图1—12所示的情况,即价格出现回落。

图1—1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治理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物价水平业已上涨了,但产量仍然显著地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其效果并不是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反而是加重通货膨胀的压力。其原因是压缩需求必然包含着投资率的降低,这就损害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抵消成本支出增加的根本途径。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损害时,成本推进趋向不能遏止,物价上涨当然会更加剧烈。
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足以扭转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足够多的失业,那么,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似乎可以得到控制。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因为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放慢可以被接受,但若实施使失业量急剧增加的紧缩政策,就会引起社会不安定。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出现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推进造成的,那么,制定恰当的收入政策就远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得多。因为,以总需求扩张或收缩为调节直接目标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虽然也能在控制产量变动的同时间接引起价格和工资的变动,但实际上,价格和工资的变动更多地决定于市场力量,而不是宏观政策因素。
在收入政策的内容中,最软弱的方法是“协商恳谈”或“道德规劝”,即政府力求劝说工会和企业限制工资要求和提高价格;最强硬的方式是工资和价格管制,即工资和价格的法定增加必须得到负责工资和价格管制部门的许可,而不单纯是市场力量起作用的结果;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其他的行动方针,例如运用工资一价格指导。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中期曾采用过这一种方法,1971年到1974年间又运用过。
工资一价格指导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在定价较为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如果货币工资率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厂方就要提高产品价格,以抵补损害最大利润率的成本支出。因此,只有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相同比率的货币工资率才可称之为“非通货膨胀性的”。从这种理论认识出发,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在1962年1月的年度报告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为实现价格稳定而进行普遍的工资一价格指导的建议。这个建议的简要内容就是:使报酬年度增加的百分比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
由于各个产业和厂商的生产率、收益率差异很大,指导线方法既需要工资的指导线,又需要价格的指导线。价格指导线的最简单的形式是对那些同意工资率的增长与全国的生产率趋势相等,但其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全国的趋势生产率的厂商,要求它们降低价格,降低的数额要反映出上述生产率的差额。相反,对那些生产率的增长小于全国的趋势生产率但仍同意工资的增加等于全国趋势生产率的厂商,准许它们适当地提高价格,用以弥补工资率增加量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量的部分。这样调节的结果,由于有些产业和企业的价格下降,又有些产业和企业的价格提高,总体价格水平就依然能保持大体稳定。
通货膨胀的其他治理手段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收入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常常被称之为“传统的治理手段”,历时长、运用普遍。此外,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针对不同的通货膨胀状况,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手段,主要有:
❶币制改革。即用发行新币替换回购旧币的办法,强制缩减流通中货币量。
❷强制价格管理。这是一种用行政力量硬性限制价格水准的方法。
❸强化货币回笼措施。即在普通的商品回笼、信用回笼等一般渠道之外,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另外采取拍卖国有企业、公共设施、土地、库存黄金等手段回笼货币,减少流通中货币量。
❹个别商品和物资由国家专卖、分配供应。这是用行政配给制度应付短缺,同时又不变动价格的一种手段。
❺增加消费品进口,高价出售给国内消费者。等等。
☚ 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巴西“克鲁扎多计划” ☛
000001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