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代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代庖 代: 代替。庖: 厨师。由成语“越俎代庖”简化而来。源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尧让位给舜之前,曾找到当时一位叫许由的高士,打算把权位让给他。许由坚辞不受,并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安定了,让我来代替您,这不是让我享受您的名声吗?小鸟在树上筑巢,需要的不过是一根树枝;鼹鼠到河中饮水,最多也不过是喝满肚子。算了吧,我要天下有什么用呢?即使厨师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会越过他去代替他烹调啊!你就是丢开天下不管,我也不会代替你的职务。” 后人据“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这句话,提炼出了成语“越俎代庖”。俎: 读zǔ,古代祭祀时,摆牛、羊等祭品的礼器;“尸祝”是管祭俎的人。意思是主持祭祀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烹调,比喻越权办事,或抢做别人的事情。后来,人们从这个成语中截取出“代庖”一词,也就不再有越权、抢夺之类的意思,仅指代替别人去做事。 代庖 代庖dàipáo┃━ 代做别人应做的事。庖,厨人。原指代别人做饭,后泛指作别人应做的事。唐·元稹《江边四十韵》诗:“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 ☚ 失足 代斫 ☛ ![]() ![]() ![]() ![]() 代庖比喻代做他人份内之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 “君所欲托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 代庖dàipáo代: 代替。庖: 厨师。由成语“越俎代庖”简化而来。源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代庖代替厨人。后比喻代做别人的事。《淮南子·主术训》:“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斫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君所欲托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未几,江都幕客章驭庵先生欲回浙江葬亲,倩余代庖三月,得备御寒之具。” 代庖dài páo见“越俎代庖”。 代庖 代庖《庄子·逍遥游》:“厨人虽不治庖,尸人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代替厨师烹调。比喻代人行事或代理他人职务。《聊斋志异·红玉》:“此妇人女子之事,非所能。君所欲托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焉。”林则徐《与郑祖琛》:“当小春初旬之际,亟欲乞假,欲付方伯~。” ☚ 因缘窃位 庖代 ☛ 代行 代行代庖 另见:承担 代写 代理 ☚ 接替 顶替 ☛ 代理 代理摄(摄理;摄领;摄承;摄官) 另见:暂时 担任 代替 职务 ☚ 代理 暂时代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