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兵工厂Tongjiang BinggongchangTongjiang Arsenal
中国工农红军的红四方面军总部在根据地四川通江县建立的兵工厂。它是在接收军阀刘存厚的兵工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人川后,总部设在通江县城。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把从鄂豫皖根据地迁来的兵工修配厂设于通江南岭山坡上,不久搬到苟家湾。兵工修配厂有工人200多名,主要制造子弹、手榴弹、同时修理枪炮,均是手工作业。1933年10月,红军解放了达县,接收了刘存厚的兵工厂,把138台大型机器和大量的军工原料运到苟家湾,并动员该厂的600余名技术工人参加了红军,兵工厂得到了迅速发展。1934年3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六路围剿”,将兵工厂从苟家湾搬到了该县的枯草坝锣坪。1935年3月随红军渡嘉陵江长征途中,逐渐散失。
通江兵工厂由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部长郑义斋直接领导,由刘存厚兵工厂原厂长何阳洲继续任厂长,并负责技术指导。在鼎盛时期,通江兵工厂包括:
❶兵器修造厂400余人,设一、二、三枪房,专门修造各种枪炮;
❷子弹厂有100余人,专门制造步枪子弹与手枪子弹;
❸炸弹厂150余人,专门制造麻尾手榴弹和炮弹;
❹制药厂专门生产用于子弹、手榴弹和炮弹的火药。此外,还有木工队、石工队、运输队和守卫营等。整个总部兵工厂共计1400余人。
在合并刘存厚兵工厂之后,通江兵工厂不仅在规模上扩大,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由手工作业改为机器生产,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大大提高。1934年5月至12月共生产子弹90余万发,手榴弹11万多枚、迫击炮弹3万余发;共修理步枪1万余支,机枪100多挺,手枪2000多支,生产率提高约10倍。为红四军的军事行动,为巩固后方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