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逄páng páng鼓声。韩愈《病中寄张十八》:“不踏晓鼓朝,安眠听逄逄。” 逄逄páng páng〈拟〉鼓声。〔唐〕韩愈《病中寄张十八》:“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逄逄。” 逄逄 逄逄当为逢逢 (péng péng)【逄逄】气势旺盛。 例 伯高曰: “《兵法》: 无迎逄逄之气,无击堂堂之陈。”(《太素·卷二十三·量顺刺》) 译文 伯高说: “古代 《兵法》有言,不要迎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要攻击威武庄严的敌阵。” 按 逢逢与蓬蓬古声义同。《诗·小雅·采菽》: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毛 《传》: “蓬蓬,盛貌。” 《庄子·秋水》: “蓬蓬然入於南海。”成玄英疏: “蓬蓬,风声也,亦尘动貌也。”《释文》:“蓬蓬,步东反。” 《灵枢·逆顺》 “逄逄”作逢逢。《诗·大雅·灵台》: “鼍鼓逢逢。” 《释文》: “逢,薄红反。《埤苍》云: ‘鼓声也。’”《墨子·耕柱》: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朱起凤说: “逢音蓬。逢逢,勃兴貌。” (《辞通·一东》) “逄”是逢的讹体。《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逢蒙,汉碑有逢盛、逢信、逢祈、逢诉等人名,皆从 “夆,”无从 “夅”之“逄”字。《说文》有 “逢”无 “逄”。“逄”字是俗字,现存文献见于 《太素》、《切韵》残页及 《广韵》。宋濂跋本王仁昫 《刊谬补缺切韵》: “逢,符容反,遇。俗作逄。音□,误。”《广韵·钟韵》: “逢,符容切。值也,迎也。” 又 《江韵》: “逄,薄红切,姓也,出北海。”唐颜元孙 《干禄字书》云: “逄、逢,上俗下正。诸同声者准此。唯降字等从夅。”宋洪适 《隶释》卷十四:“司马相如云: 乌获、逢蒙之技。……《古今人表》有逢于何数人。《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东汉有逢萌,皆作逢迎之逢。”罗振玉 《增订碑刻》序云: “人姓之 ‘逄’,古与逢迎无别,亦无庞音,后儒别构其读,其实谬耳。” ☚ 匆匆 淖泽 ☛ 0000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