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越冬蜂wintering bees of properage秋季培育的、能顺利过冬的工蜂。这些工蜂未曾参加采集活动,没有或很少参加哺育幼虫,但进行过排泄飞行,其生理状态一直保持在年轻水平,到翌年春天仍具有哺育能力,而且寿命较长。 采集活动和哺育工作,都会促使工蜂机体衰老。特别是哺育幼虫,能使工蜂舌腺和脂肪体中的蛋白质消耗很快,寿命缩短。所以,在秋季参加过大量采集和哺育工作的工蜂,大都难以越冬,宜用秋季培育的幼蜂加以更新。入冬之前,蜂群中的适龄蜂愈多,群势愈强,则愈有利于蜂群安全越冬和春季的发展。 培育越冬适龄蜂,宜在秋季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开始流蜜时,用优良的新蜂王替换产卵力弱的老蜂王。用更换的老蜂王和三四框蜂组成增殖越冬蜂小群,至秋末冬初蜂群开始结团时再淘汰蜂王,将工蜂合并到越冬蜂群里。流蜜盛期过后,蜂群中应有足够的空脾,以保证蜂王产卵。当蜜源流蜜即将结束时,根据群势强弱,逐步撤去多余的巢脾或箱体,以便蜂群维持巢内适宜温度,利于繁殖;如果蜂螨较多,用药物防治两三次,以保证越冬蜂体质强健。要求巢内饲料充足,外界有一定的蜜粉源(尤其是粉源)条件。只有在蜜、粉贮备充足,或者蜜蜂每天能够采回花蜜和花粉的情况下,蜂群繁殖的本能才会较好地表现出来。秋后须迫使蜂王停止产卵,以便在入冬之前幼蜂全部出房,除治蜂螨。在高纬度地区,如不使蜂王适时停止产卵,后期出房的幼蜂将会受外界气温所限而来不及出巢排泄,这样不但其自身不能安静过冬,还会影响整个蜂群越冬的安全。迫使蜂王停止产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❶喂足越冬饲料,使蜜压产卵圈;喂足蜜以后,撤去蜂巢内外保温物,蜂路放宽到15~18毫米。 ❷将蜂群搬离有粉源的地方,或者抽出巢内花粉脾。 ❸用王笼将蜂王幽闭,到外界气温下降到使蜂群基本停止活动时再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