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运城元墓戏曲壁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运城元墓戏曲壁画 运城元墓戏曲壁画元代戏曲文物。在山西运城东北十公里西里庄村北墓中,1986年发现。据随葬器物及壁画人物服饰考定,当为元中、后期之物。墓中四壁皆彩绘壁画,内容各不相同。西壁为杂剧演出图,宽二百一十厘米,高七十厘米,上绘五人,各约高六十至六十五厘米。左起第一人戴黑色无脚幞头,穿橙红色圆领窄袖长衫,束红色板带,手执戏折,作展示状。右首一页楷书“风雪奇”三字,其馀各页随意点画若草书,类副末作开场。此人身后藏一男童,头梳双髻,戴兜肚,正探头窥视,若有所惧,是剧中之“徕儿”。第二人黑巾,三绺胡须,镶黑边红色圆领窄袖长衫,肩部缀以黑方块,束白布带,着黑筒靴,右手置腹部,左手执团扇置胸前,是为另一末脚,一说为副末。第三人居中,黑色展脚幞头,红色圆领宽袖长袍,红色板带,黑靴,双手持笏,拱于胸前,是为装扮官员的末泥色;从其面目清秀丰润,袍下微露瘦小靴尖看,似为男装女角。第四人扎红巾,发梳脖绞辫,穿黑色方格花布衫,系红色布带,蓄八字须,左眼用墨自上而下斜抹一道,袒胸露腹,胸、脐部纹刺双龙及火焰,身略右倾,右足迈步,左手指向居中一人;从其装扮和表情看,类似专事滑稽逗哏的副净色。第五人梳双髻,穿茶色圆领窄袖衫,束红腰带,衣襟掖起,内系红裙,下露纤细尖足,右手拿一纸卷屈折作表演状,显然为女性扮演的旦角。以上画面人物,参差错落,彼此呼应,极富动感,似为演出场面。演员右侧绘一红色长条桌,上置切开的西瓜等物。东壁为乐队演奏图,宽二百零二厘米,高七十六厘米,绘各约高六十至七十厘米之三男二女,所持乐器为琵琶、笛、平圆鼓、拍板及似作指挥用之竹杖。左面另绘有一男童,肩扛一圆头木杆,仰首面对乐队,左手作指点状。这幅壁画,是目前已发现的两幅大型元代戏曲壁画之一(另一幅为洪洞县明应王殿壁画),所绘角色、乐队,与新绛吴岭庄戏雕,明应王殿壁画相类,其中伴奏乐队中出现琵琶,证明元代中、后期杂剧演出已用了弦索乐器,解决了学术界长期的争论;“风雪奇”剧目的发现,为元杂剧增添了新的资料。壁画现移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群保管所。 ☚ 万荣东岳庙元代舞厅刻石 临汾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