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 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 tracerebral hematoma)在文献中虽早就有报道,但在CT扫描应用以后,才较多地被发现,并引起人们重视。 一、发病机理 目前认为创伤后迟发性血肿的形成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脑损伤局部二氧化碳蓄积,引起局部脑血管扩张,进一步产生血管周围出血;②血管痉挛引起脑局部缺血,脑组织坏死,血管破裂多次出血;③脑损伤区释放酶的代谢产物,损伤脑血管壁引起出血;④与创伤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有关。 此外,治疗过程中控制性过度换气、过度脱水导致颅内压过低,均可加重出血。 二、临床表现 大部分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原发伤不重,患者在经过一阶段好转或稳定期,数日或数周后又逐渐或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或原有症状体征加重,部分患者的原发伤可以很重,伤后意识障碍亦可一直无改善或加重。复查CT才证实为迟发性脑内血肿。 三、诊断 迟发性脑内血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反复的CT扫描,脑血管造影。其病史诊断经要满足以下四点:①无脑血管病;②有明确头创伤外史;③伤后第一次CT扫描无脑内血肿;④经过一个好转期或稳定期后出现卒中发作。 四、诊断标准 1.Bollinger提出本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既往无血管疾病。 (2)头部有明显的创伤史。 (3)有中间无症状期。 (4)呈卒中样发作。 2.Diaz(1979年)根据9例经CT扫描证实的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提出如下诊断标准: (1)头部在运动中受伤史,有暂时或持久的意识丧失,有局限性神经体征或颅骨骨折。 (2)头部创伤距出现颅内血肿的时间少于2周。 (3)多次CT扫描确诊,首次扫描无血肿区发生了血肿。 3.Ninchoji提出了与Bollinger不同的看法,根据经CT扫描证实的25例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缺乏中间无症状期,也缺乏长期清醒期后突发卒中症状,从而提出该病具有如下的特点。 (1)头部在运动中受伤(减速伤)。 (2)损伤不一定很重。 (3)症状和体征逐渐发生,并具有隐袭性。 (4)极大多数病例存在颅骨穹隆部和(或)颅底部骨折。 (5)促进血肿形成的因素不肯定,但占60%病例,伤后都出现过低血压。 (6)大部发生于伤后72h内,少数发生在4日以后。 (7)脑挫裂伤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8)经临床和CT证实诊断。 (9)治疗结果不良。 五、鉴别诊断 1.迟发性脑内血肿与高血压性脑鉴别 根据出血不同,以及在年龄、血肿分布和病史等方面可以区别。 2.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和肿瘤内出血鉴别 在有创伤史的情况下,术前难以截然区分,脑血管造影、CT检查和病程的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脑CT特点是血肿呈混杂密度,血肿内有陈旧出血和新旧不同时间的出血,并呈扩张性占位性病变表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