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园赋
辞赋名篇。唐代梁肃作。载见《文苑英华》、《全唐文》。这是一篇反映安史之乱给当时社会带来严重恶果的赋。赋前有序,叙述作者于唐德宗建中(780—783)初授东宫校书郎后回江南省亲路过老家新安时的所见所感:“岁时滋远,荆榛芜翳,乔木苍然,三径莫辨。访邻老而已尽,眄庭柯以沾衣。情之所钟,可胜叹耶!”已写出作者一片凄怆之情。赋的本部分为四层。首叙“白露既戒夫清秋,爰驾言而东迈”,路过旧丘,所见到的一片荒凉景象:“灌丛林以相属,披一径而可求。阒里巷之罕人,辨原田而莫由。堂除既缺,衡宇亦折。树蔽户而稍稍,水冲堤而活活。”多么凄凉可怖! 次叙安史之乱爆发,全家仓皇逃命于江南的经过。次叙德宗登极,自己亦“谬试言于内殿,俾典校乎承华”,中了进士做了官,探亲途经故乡,看到故乡“纷芜秽而莫治”,十分感慨。次叙自己“慨舍此而不留,徒仰高于前躅”,不得不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开故乡。最后以“乱曰”抒发“迟归有时,葆吾素兮”的志愿作结。洛阳一带是安史之乱的主要战场,遭到的破坏也最为严重。此赋即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变所带来的民生凋弊的严重社会问题。《过旧园赋》以自己的经过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描写与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写得激昂慷慨,在梁肃诸赋中确是内容充实、艺术完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