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展战略
亦称沿江发展战略。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后,研究长江流域经济的学术思想日趋活跃,形成开发长江的战略构想。包括:建立沿江开放带,即我国第二个开放地带,发挥与沿海支撑和互补的作用;加快长江的综合治理开发,实行生产力布局的展开,即实施T型战略(沿海、沿江)、弓箭型战略(沿海为弓、沿江为箭、支流及广大腹地为弦,实现沿海、沿江与广大腹地有机结合);加快建设长江经济走廊(包括工业走廊、高产集约农业带、密集城市带、能源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商贸走廊等);区域规划协调(包括三角洲、南京、武汉、重庆、攀西—六盘水等协作区)和流域开发结合;沿江城市联合开发长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兴办一些特大工程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如三峡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央确定长江沿岸为世纪之交的重点投资地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兴建三峡枢纽等工程,沿江各经济协作区先后成立,沿江省市加快建设经济走廊及沿江城市联合开发长江等,表明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