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金元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金元文学 辽金元文学辽、金、元三代都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建立的封建王朝。契丹族所建的辽尽管与北宋长期处于冲突和对峙状态,但彼此的文化交流和融会却不可阻挡地进行着。特别是辽定都燕京以后,汉文化更是在其宫廷流行开来。圣宗耶律隆绪、道宗皇后萧观音、天祚帝妃萧瑟瑟等都善为汉诗,一时以文学称名的作家也出现了不少。他们的作品表现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与北方的刚健风格,为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女真族所建的金代辽而兴后,在与南宋相持的百余年间,吸收和接受了汉文化,使金文学在文学史上获得了较辽文学更为重要的地位。院本杂剧显示了金代戏剧文学发展的新水平,为元杂剧的繁盛提供了条件,惜其均已失传。从现存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及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可以看出,讲唱文学诸宫调也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它对后世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诗文方面,金初作家多为辽宋旧臣,所作多写乡国之思。金中叶以后出现了不少文学侍从之臣,作品内容较为贫弱,风格大抵模拟苏轼或黄庭坚。金代后期感时伤乱的作品渐多,并出现了冠盖当世的杰出诗人元好问。蒙古族所建的元统一中国后,在政治上采取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很多下层文人儒士也处于宦途失意,苦闷彷徨的状态。在经济上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达,造成了大都市的兴起。同时,国家的统一密切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关系。在这种背景下,适应着市民的要求与爱好,在前代各种文艺形式长期积累的创作经验基础上,落魄文人与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大量的杂剧。他们共同组织书会,相互切磋剧艺,以才气焕发的文笔,掀开了中国戏剧史上辉煌的一页。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以及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人所留下的许多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杂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元末重新兴盛的南戏也产生了一些佳作,如《琵琶记》及“四大传奇”等。散曲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崛起于元代诗坛之上,其活泼新鲜的诗型受到了作家们的广泛重视。它与杂剧合称“元曲”,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重要地位。诗文方面虽亦出现了刘因、虞杨范揭四大家和王冕等不少作家,风格也各有特点,但总的成就却逊于元曲。 ☚ 江湖派 元好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