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史纪事本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史纪事本末 辽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辽史。四十卷。清李有棠撰。李有棠(约1840—约1909),字芾生。江西萍乡人。以优贡生就教职,考取八旗官学、汉国子监学,选授江西峡江县训导。另著有《历代帝王正闰统总纂》、《怡轩杂著》等。此书与《金史纪事本末》系其积十余年之功,广搜群书,在峡江训导任上撰成。刊行后,受到江西学政吴士鉴赞赏,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将书奏上朝廷,作者因此被特赏内阁中书衔。 ☚ 礼书通故 金史纪事本末 ☛ 辽史纪事本末书名。清李有棠撰。四十卷。依据《辽史》,旁采新、旧《五代史》、《宋史》、《元史》、《资治通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五代、宋、元诸史及传记、文集等。用《三国志》裴注、《通鉴》胡注例,考证异同。增补《辽史》史实甚多。但未叙制度沿革、考异欠精。 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清李有棠 (1837—1905)撰。有棠,字芾生,萍乡 (今属江西)人。幼补博士弟子员,入八旗官学、汉国子监学。光绪年间出为江西峡江县训导。以历朝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缺辽、金二代为憾,乃注意辽、金史事,集十年之力,完《辽史纪事本末》和《金史纪事本末》二书。《辽史纪事本末》分正文和考异两个部分,其书凡例称:正文区别条流,各从其类,均以正史为主“‘考异则博采群书,以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以便观览,而资质证”。作者于考异部分,用力颇多,订正了许多史实讹误,对辽史研究有所裨益。书中不足之处在于摘录史文过于粗疏,且考异征引史料过繁,另外,没有典章制度的专题。有光绪十九年(1893)初刻本和光绪二十九年 (1903) 重刻本。1983年,中华书局据重刻本、参以 《辽史》、《契丹国志》等书出版了点校本,并附有《辽史人名清元异译对照表》,便于查检。 辽史纪事本末书名。清末李有棠(1837—1905)撰。40卷,卷首有《帝系考》和《纪年表》。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将辽朝有关政治、军事与掌故的重大事件区别条流,各从其类。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分载每条之下,穷源竟委,考证严密,补正了《辽史》的不少缺漏和讹误。采摭多据《辽史》,兼及新旧《五代史》、《宋史》、《元史》、《契丹国志》、《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各家说部、碑传、文集600余种。惟截取史文颇失之粗疏,间有时序之误;且多取政事变迁,未叙制度沿革。译名悉从乾隆《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亦与旧史歧异。初刻于光绪十九年(1893),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作者修证后重刻。有坊刻《历朝记事本末》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