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冬青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冬青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冬青实(《图经本草》),冻青树子(《濒湖集简方》),冻冬(《本草拾遗》)。 基源 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的果实。 原植物 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Ilex chinensis Sims)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谓:“冬月青翠,故名冬青。”苏颂在《图经本草》中曰:“叶烧灰入面膏,治皲瘃,灭瘢痕,殊效。”李时珍在《纲目》中,将其从女贞下分出,谓“……以叶圆而子赤者为冻青, 。综合上述考证,可以认为历史上沿用的冬青,即为本种。 形态 常绿乔木,高5~12m;树皮灰色或浅灰色;小枝淡绿色,有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5mm,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椭状披针形,长5~10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狭翅,边缘具浅圆齿,表面深绿色,具光泽,两面无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花序著生于叶腋内或叶腋外;花紫红色或淡紫色,4数;雄花5~7朵排成三或四回2歧聚伞花序,花萼钟形,花冠长约2.5mm;雌花由3~7朵排成一或二回2歧聚伞花序,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长约为花冠的1/2,柱头厚盘状,4~5微裂。浆果状核果,椭圆形,长6~10mrn,成熟时深红色,有光泽,宿存柱头盘状;果梗长约5mm;分核4~5,背部有1深沟槽。花期5~6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762页.1533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中或林缘。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 适宜于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冬季采摘成熟果实。脱粒后条播或穴播。播后覆土盖草,第2年春季发芽出土。结合松土除草揭除盖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2次。培育幼苗1年,于春季2~3月出圃定植,按行株距3×2m穴栽,每穴栽苗1株,栽后填土踏实,浇水覆土。幼林生长中应注意中耕除草,适当追肥,3~5年即可成林。 采集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含脂肪油18.1%,油中脂肪酸组成(%):肉豆蔻酸0.1、棕榈酸8.9、硬脂酸4.6、花生酸0.1、山嵛酸0.1、十六碳烯酸0.1、油酸30.4、亚油酸46.6、二十碳二烯酸08、亚麻酸0.2、二十碳三烯酸0.5、二十四碳烯酸5.5、二十碳烯酸0.7、未鉴定酸1.3。 参考文献 中国油脂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305 【药性】: 性味 甘、苦,凉。 ❶ 《纲目》:“甘、苦,凉。” 归经 肝、肾经。 ❶ 《本草汇言》:“入足厥阴经。” 功效 祛风补虚,强筋健骨,止血。 主治 风湿痹痛,溃疡病出血,痔疮。 ❶ 《图经本草》:“浸酒,去风补血。”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研末或浸酒。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濒湖集简方》:“治痔疮:冬至日取冻青树子,盐酒浸1夜,九蒸九晒,瓶收。每日空腹酒吞70粒,卧时再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